[发明专利]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时机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1852.0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革;谭涛;李小波;李青;刘洪光;张艺晓;郑小杰;惠健;赵进;谢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Q10/06;G06Q50/02;G06F113/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朱绘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碳酸盐 油藏 能量 补充 时机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时机识别方法,其包含:采集目标井在自喷期以及稳定生产阶段的能量变化数据,基于能量变化数据绘制得到目标井的能量指示曲线;计算目标井在自喷期的能量系数,结合能量变化数据,按照能量强弱分级标准得到目标井的天然能量等级分类结果;依据能量指示曲线的变化趋势对目标井进行生产阶段划分,计算每个生产阶段所对应的能量系数,结合天然能量等级分类结果确定能量补充时机。本发明在充分评价油井生产过程中井底流压与累积产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大量生产井的能量指示曲线分析,结合生产动态曲线特征,划分不同天然能量条件下油井的能量指示曲线指示油井能量减弱,采取有效补充能量措施的界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藏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时机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油藏开发过程中需考虑压力保持情况、产量变化以及含水率上升规律等诊断油井的开发现状,并考虑通过注水或注气等方式对开发潜力进行挖潜。判别注水、注气时机的重要标准则是能量强弱判别,进而识别能量补充时机。
现有技术中,评价油藏的弹性能量可以根据储层、流体性质和实际的生产动态数据等资料,利用无因次弹性产量比Npr和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地层压降Dpr对其做出定量评价。其中,Npr反映的是实际弹性产量与封闭条件下的理论弹性产量的比值,该值越大,说明弹性能量补充越充足。Dpr反映的是油藏弹性能量的充足程度,该值越小,说明油藏的弹性能量越充足。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生产动态数据不能直观反映油藏能量变化特征。
现有技术中,依据现场生产动态曲线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综合产油量、含水率、油压套压、流压测试等数据可动态识别工作制度变化及产量递减规律。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来说,受生产措施的干扰,能量变化的强弱难以直接从产量或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上反映出,与此同时碳酸盐岩油藏地层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实际油井生产过程中产量与压力的相互关系。
第二,现有的能量分级量化标准对地质储量计算依赖较大。
现有技术中,以现场常用的弹性能量评价指标判断能量强弱,均需计算较为精确的地质储量。但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内储集空间复杂,油水分布规律不同于常规砂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过程中各参数难以精确确定,因而由不同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差别较大,无法满足无量纲弹性产量比等能量评价参数的计算及对能量实现分级。
第三,现场缺乏考虑单井近井地层天然能量差异的能量补充时机识别方法。
一般来说,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体类型与分布,以及原始油气充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各井近井天然能量各有不同。现有技术中,采用统一标准识别能量补充时机时难以平衡由于天然能量级别不同带来的能量波动差异,进而无法客观反映油井需要补充能量的真实时机。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时机识别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时机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目标井在自喷期以及稳定生产阶段的能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能量变化数据绘制得到目标井的能量指示曲线;
步骤二:计算目标井在自喷期的能量系数,结合所述能量变化数据,按照能量强弱分级标准得到目标井的天然能量等级分类结果;
步骤三:依据所述能量指示曲线的变化趋势对目标井进行生产阶段划分,计算每个生产阶段所对应的能量系数,结合所述天然能量等级分类结果确定能量补充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虚拟空间中嵌入数字内容
- 下一篇:视线方向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