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1531.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耿艺;钱兆宇;李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巾 处理 污水处理 系统 | ||
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它包含热回收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泥水分离系统,热回收系统包含格栅池、热污水储水池、热交换器和热储存池,热污水储水池设置在格栅池后端,热交换器设置在热污水储水池后端,热储存池设置在热交换器后端,生化处理系统包含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塔、气浮池和氧化池,调节池内设有蛇形导流管,导流管的进口设置在节池上端,调节池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上端孔壁上,水解酸化池设置在调节池后端,生物接触氧化塔设置在水解酸化池后端,气浮池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塔后端,氧化池设置在气浮池后端,它解决了能源浪费问题,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以此同时,纺织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出现显著的增长现象,在纺织行业中的毛巾织造中,随着科技的进步,毛巾织造过程中所利用的助剂及染料种类也随之增多,原有的天然原料逐步被化学原料所替代,并朝着抗氧化、抗光性、抗生化性方向发展,这使得废水的水质更为复杂,处理难道大幅度增加,而同时,随着今年来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日益增强,在行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国家的要求逐渐提高。
而当前传统的对毛巾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流程为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排放,该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污泥,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处理效果不理想,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资源能耗较高,不经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它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能源浪费和余热水环境热污染的问题,同时采用的水解氧化池不产生污泥和利用固液分离装置,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污泥膨胀等问题,处理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热回收系统1、生化处理系统2和泥水分离系统3,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设置在热回收系统1的流程后端,所述的泥水分离系统3附属于生化处理系统2;
所述的热回收系统1包含格栅池10、热污水储水池11、热交换器12和热储存池13,所述的格栅池10包含第一层格栅池网和第二层格栅池网,所述的第一层格栅池网的孔径大于第二层格栅网的孔径,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设置在格栅池10后端,所述的热交换器12设置在热污水储水池11后端,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通过热泵输送至热交换器12,所述的热储存池13设置在热交换器12后端,所述的热储存池13用于存储通过热交换器12转移热污水中的热量;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包含调节池20、水解酸化池21、生物接触氧化塔22、气浮池23和氧化池24,所述的调节池20内设有蛇形导流管201,所述的导流管201的进口设置在节池20上端,所述的调节池20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20上端孔壁上,所述的水解酸化池21设置在调节池20后端,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塔22设置在水解酸化池21后端,所述的气浮池23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塔22后端,所述的氧化池24设置在气浮池23后端;
所述的泥水分离系统3包含固液分离池30,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的输入口连接气浮池23的一个输出口,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的输出口连接调节池20的一个输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解酸化池21包含清水仓210、填料仓211、隔层212、污泥仓213、污水进口管214、脉冲管215、排污管216、搅拌机217、填料218和出水管219,所述的清水仓210设置在池体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19设置在清水仓210右侧,所述的填料仓211设置在清水仓210下方,所述的填料218呈四排悬吊在填料仓211内,填料218之间保持50-80cm间隙,所述的污泥仓213设置在填料仓211下方,所述的污泥仓213和填料仓211之间设有隔层212,所述的隔层212为带条形孔板,所述的搅拌机217设置在污泥仓213内,所述的污水进口管214设置在污泥仓213下方左侧,所述的脉冲管215设置在污泥仓213底部,所述的脉冲管215之间间隙为30-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燃气管道熔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