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磁装置、消磁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371.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辉;苏恒;陈鹏翼;李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00 | 分类号: | G06F13/00;H01F1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江选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磁 装置 方法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消磁装置,涉及金融技术领域。该消磁装置包括:本体、限位结构和消磁机构。所述本体包括容纳空间;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于对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磁条卡进行限位;所述消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消磁机构被配置于对所述磁条卡进行消磁。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消磁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一种介质以及一种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磁装置、一种消磁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磁条卡磁条信息容易被复制而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回收旧的磁条卡以进行销毁。通常情况下,回收磁条卡的过程需要在银行的柜台完成,银行在客户的监督下完成磁条卡的销毁。对磁条卡进行消磁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回收磁条卡之后人工用剪刀将磁条卡剪为两段。但是,剪卡的方式导致磁条卡的磁条信息无法及时消磁,存在后续拼接被复制的风险。另外,磁条卡在销毁的过程中,无法在银行系统中记录具体的销毁信息,销毁信息包括销毁柜员、柜员操作权限、销毁的卡号、日期时间、销毁方式等,导致后续进行安全审计时无法准确知悉磁条卡的销毁信息。可见,相关技术中针对磁条卡进行人工消磁不仅存在成本高的问题,还存在消磁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消磁装置、消磁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磁装置,包括:本体、限位结构以及消磁机构。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容纳空间;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于对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磁条卡进行限位;所述消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消磁机构被配置于对所述磁条卡进行消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本体包括第一侧子本体和第二侧子本体,所述第一侧子本体和所述第二侧子本体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消磁装置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子本体;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子本体,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侧子本体配合形成卡槽;所述摄像装置被配置于由所述摄像装置朝向所述限位结构的方向获取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消磁装置还包括:印章结构,所述印章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子本体,所述印章结构被配置于对所述磁条卡进行盖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印章结构包括:伸缩部件和印章本体。其中,所述伸缩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伸缩部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子本体;印章本体与所述伸缩部件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伸缩部件被配置于带动所述印章本体靠近所述限位结构或远离所述限位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本体还包括中间子本体,所述中间子本体与所述第一侧子本体和第二侧子本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消磁装置还包括:外壳盖,所述外壳盖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间子本体,所述外壳盖被配置于沿着第一方向转动以遮挡所述容纳空间,或者沿着第二方向转动以远离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消磁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中间子本体和外壳盖连接,所述外壳盖被配置于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中间子本体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消磁装置还包括:指纹识别按钮、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指纹识别按钮设置于所述本体;处理器至少与所述指纹识别按钮、消磁机构以及所述存储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于接收来自指纹识别按钮的指令,并基于所述指令控制所述消磁机构对所述磁条卡进行消磁;其中,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于存储所述摄像装置所获取的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消磁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显示屏幕以及扩音装置。其中,照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子本体;显示屏幕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子本体;扩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子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