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312.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20;H01Q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ub 频段 毫米波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包括基板和第一天线结构;第一天线结构包括位于基板的同一层的第一信号带条、第一地带条和第二地带条,第一地带条和第二地带条沿第一信号带条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在第一信号带条的两侧。如此,第一地带条和第一信号带条之间、第二地带条和第一信号带条之间产生了寄生电容效应,相当于在信号带条和地带条之间并联了电容串联了电感,从而实现在第一信号带条上同时流经低频段电流和毫米波电流时由于电容的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实现对毫米波频段的导通和对低频段的开路的效果,使得毫米波频段和低频段能够同时共用同一天线主体,解决了如何使sub‑6GHz低频段天线和毫米波天线共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终端中的天线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5G的推广,使得如何在移动终端有限的空间中使5G天线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成为了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目前,关于5G终端天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sub-6G的天线设计上,这部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方向的主要关注点是sub-6G MIMO天线的结构,另一个方向的主要关注点是28GHz的毫米波天线的结构。而在28GHz的毫米波天线的研究中,通常会采用天线辐射体复用的技术来减小移动终端中天线的数量,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将低频段天线和毫米波天线进行复用。
当毫米波天线与低频段天线都共用移动终端的金属边框时,馈点网络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毫米波天线所需的馈电点要密集,而低频段天线所需的馈电点要稀疏,这便会导致在两者同时馈电时,毫米波频段的馈电线路将低频段天线短路的现象,进而使得低频段天线的辐射特性急剧下降。
因此,如何使sub-6GHz低频段天线和毫米波天线共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以解决如何使sub-6GHz低频段天线和毫米波天线共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所述毫米波天线包括基板和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天线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层的第一信号带条、第一地带条和第二地带条,所述第一地带条和所述第二地带条沿所述第一信号带条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信号带条的两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中,所述第一地带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带条的宽度的3倍。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中,所述第一信号带条、所述第一地带条和所述第二地带条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中,所述毫米波天线还包括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位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不同层;所述第二天线结构包括第二信号带条、第三地带条和第四地带条,所述第二信号带条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带条的宽度相同且相对齐设置,所述第三地带条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地带条的宽度相同且相对齐设置,所述第四地带条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地带条的宽度相同且相对齐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中,所述第二信号带条、所述第三地带条和所述第四地带条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中,所述第二天线结构的材质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sub-6G低频段的毫米波天线中,所述第二信号带条在所述第一信号带条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带条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三地带条在所述第一地带条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地带条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四地带条在所述第二地带条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地带条至少部分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阿胶补血膏生产用的外包装袋封口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区块链测评机器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