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09451.1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全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节能 环保 能耗 污水处理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污水净化腔(101),所述污水净化腔(101)内至少包括:
除杂室(2),所述除杂室(2)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01),所述进水口(201)内壁四周靠近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卡块(2011),所述进水口(20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筒(202),所述滤筒(202)外壁四周开设有卡槽(2021),所述滤筒(202)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孔(2022),所述除杂室(2)的底部内壁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流鳍(203);
折板絮凝室(3),所述折板絮凝室(3)设置有折流板(301),所述折流板(301)至少包括上折板(3011)和下折板(3012),所述折板絮凝室(3)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303);
过滤室(4),所述过滤室(49)内固定安装有多层过滤层(401),所述过滤层(4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403);
消毒室(5),所述消毒室(5)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501),所述消毒室(5)内部开设有消毒腔(502),所述消毒腔(502)的左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5021),所述进水口(5021)固定连接有进水滤芯(503),所述消毒腔(502)的右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5022),所述排水口(5022)固定连接排水滤芯(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至少包括:
第一隔板(204),所述第一隔板(204)用于隔离所述除杂室(2)和所述折板絮凝室(3),所述第一隔板(204)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041);
第二隔板(302),所述第二隔板(302)用于隔离所述折板絮凝室(3)和所述过滤室(4),所述第二隔板(302)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041);
第三隔板(403),所述第三隔板(403)用于隔离所述过滤室(4)和所述消毒室(5),所述第三隔板(403)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5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02)为顶部开口的筒状粗滤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403)与所述消毒室(5)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隔板(403)通过通孔(2041)与所述消毒室(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4)的左右两端预留有蓄流腔(402),所述折板絮凝室(3)通过通孔(2041)与所述蓄流腔(402)连通,所述消毒室(5)通过所述进水口(5021)与所述蓄流腔(40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02)通过所述卡槽(2021)与所述卡块(2011)卡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5021)和所述排水口(5022)的内壁靠近外侧端口边缘处均设置有限位圈(50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芯(503)和所述排水滤芯(504)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进水滤芯(503)和所述排水滤芯(504)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座(5041),所述固定座(504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孔(5043),所述固定座(5041)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504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鳍(203)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204)的通孔(2041)一侧,所述导流鳍(203)倾斜与水流方向设置。
10.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节能环保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一)、污水除杂阶段:
S1、污水从进水口(201)进入,经过滤筒(202)对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杂质沉积在滤筒(202)内;
S2、经过滤的污水从滤筒(202)流出,进入除杂室(2)内腔,污水中的泥沙、细石等由于重力沉降至除杂室(2)内腔底部,并通过导流鳍(203)的阻挡,沉积到除杂室(2)内腔底部;
S3、污水经过导流鳍(203)的引导,由第一隔板(204)上的通孔(2041)流出;
(二)、污水絮凝阶段:
S4、经过沉降的污水进入折板絮凝室(3),废水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依次通过折板絮凝室(3)底部的污泥床,废水中的有机基质通过与微生物接触而得到去除,加之折流板(301)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折板絮凝室(3)内;
S5、经过絮凝、沉降的污水经过第二隔板(302)上的通孔(2041)流出;
(三)、污水过滤阶段:
S6、污水进入过滤室(4),经过滤层(401)的多层过滤,去除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S7、经过多级过滤的污水净化后,经过进水口(5021)进入消毒室(5);
(四)、污水消毒阶段:
S8、将二氧化氯从投料口投入消毒腔(502)内,二氧化氯溶解在消毒腔(502)内,经过净化、过滤后的水源,由进水口(5021)经过进水滤芯(503)的进一步过滤进入到消毒腔(502)内,并由二氧化氯实现对微生物的灭杀;
S9、经过灭杀处理的水源,通过排水滤芯(504)的进一步过滤,由排水口(5022)排出,流入净水腔(6),由排水口(601)排放至壳体(1)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全,未经王志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4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