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溶解混合存储器、制备方法及其信息读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8817.3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陶虎;孙龙;周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1/02 | 分类号: | G11C11/02;G11C11/21;G11C11/42;H01L27/24;H01L43/12;H01L4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溶解 混合 存储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信息 读取 | ||
本发明涉及信息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溶解混合存储器、制备方法及其信息读取方法。存储器具有光学衍射存储单元、电磁超材料存储单元和阻变存储单元;混合存储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光学衍射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电磁超材料层和第二金属层;光学衍射层构成光学衍射存储单元;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和电磁超材料层构成电磁超材料存储单元;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阻变存储单元。该可控溶解混合存储器能够将光学信息、电磁信息以及电学信息等同时存储在存储器中。通过多模式混合编码和可控溶解,能实现多层级可控降解,预设在存储器的信息能随着降解分层级显示,从而实现存储信息在物理层面的加密、解密以及销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溶解混合存储器、制备方法及其信息读取方法。
背景技术
瞬态电子器件是指在器件完成所指定的功能之后,在预设的时间内其物理形态和功能可以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的一类全新的电子器件。瞬态电子器件还可以减少废弃的电子产品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应用到可植入、可穿戴式医疗电子等领域方面。此外,由于生物蛋白具有机械性能好,有着良好的透光性,介电性能以及其降解性能可以调节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于光学器件、电子器件以及可植入可降解器件等。
基于生物蛋白制作的瞬态阻变存储器在完成信息存储和信息读取后,在外界刺激或相关程序的启动下,通过化学或物理过程能够实现其物理形态和器件功能部分或完全消失,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芯片中信息泄露的风险,对于确保数据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阻变存储器仅能实现电学信息的存储,不能实现器件的多模式、多层级降解以及存储信息物理层面的加密、解密以及销毁,依然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从而限制了瞬态存储器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存储器不能实现器件的多模式和多层级降解以及存储信息物理层面的加密、解密以及销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控溶解混合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具有光学衍射存储单元、电磁超材料存储单元和阻变存储单元;
所述混合存储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光学衍射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电磁超材料层和第二金属层;
所述光学衍射层构成所述光学衍射存储单元;
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磁超材料层构成所述电磁超材料存储单元;
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阻变存储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衍射层的材质为生物蛋白;和/或,
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生物蛋白。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蛋白为丝素蛋白、丝胶蛋白、蛛丝蛋白、鹿角蛋白、蛋清蛋白、胶原蛋白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衍射层的厚度为1μm-500μm;和/或,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1μm-1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超材料层具有电磁超材料存储阵列;和/或,
所述电磁超材料层的厚度为10nm-10000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质为金、银、铝、铁、铜、铂、钛、锌、铬、钨、镍材料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10nm-10000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为金、银、铝、铁、铜、铂、钛、锌、铬、钨、镍材料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10nm-10000nm。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控溶解混合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