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8548.0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边艳勇;谢亨华;谢煌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52;C02F1/56;C02F1/66;C02F1/44;C02F1/72;C02F1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将有机废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产生冷凝液;向冷凝液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固液分离得出水一和污泥一;调节出水一的pH值至2~4,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固液分离得出水二和污泥二;调节出水二的pH值至7~9,去除氨氮,固液分离得出水三和污泥三;将出水三进行过滤处理得浓水和清水。本发明处理方法可用于高浓度废液的处理,处理后的出水可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浓度废液是由石油化工、冶金、造纸、制革、发酵酿造、制药、纺织印染工业等众多行业产生的数以万吨计的高浓度废液。这些行业排出的高浓度废液不仅数量多、浓度高,有些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高浓度废液种类极其繁多,其中BOD5>1000mg/l,COD>2000mg/l。且所排放的废液量成分往往复杂多变,其中含有高浓度的COD、氨氮、有机卤化物、无机盐、重金属及硫化物等,不仅产生恶臭,而且有不少致癌物,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高浓度废液处理方法有:物化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高浓度废液处理过程中经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一般常用的物化法有萃取法、吸附法、浓缩法、超声波降解法等。物化处理技术已经在国内很多高浓度废液处理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蒸发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或对一些难生物降解物进行减量化处理,可以有效去除高浓度废液中有机物,提高高浓度废液的生化性。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法、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化学处理技术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但成本较高,通常难以将难降解的有机物一步氧化到无机物质,常常和生物处理一起配合使用。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好氧生物、厌氧生物、生物膜法、酶生物处理技术以及发酵工程等。该法具有经济可行、无二次污染、且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等特点,但是该法进水标准严格、处理周期长等缺点。以上方法在处理成分单一高浓度废液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对于同时含高COD、高氨氮、毒性有机物、盐分及重金属的高浓度废液,则难以达到目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有机废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产生冷凝液;
S2、向所述冷凝液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而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出水一和污泥一;
S3、调节所述出水一的pH值至2~4,而后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出水二和污泥二;
S4、调节所述出水二的pH值至7~9,去除氨氮,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出水三和污泥三;
S5、将所述出水三进行过滤处理,得浓水和清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有机废液的处理方法可应用于高浓度废液的处理,经处理后的最终出水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标准,可达标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在进行蒸发浓缩处理之前,先将有机废液的pH值调控至6~7。将有机废液的pH值先调节至中性偏酸性,可避免在后续蒸发浓缩过程氨氮逃逸在蒸馏液中,进而需增加吹脱工序去除氨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蒸发浓缩处理为至少二效蒸发浓缩处理,并控制所述冷凝液的COD含量低于3000mg/L。其中,具体蒸发效数可按照有机废液的物料特性而定,一般需保证每一效间温差不低于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