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07561.4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闵敬春;刘东洋;冯晶森;张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12;F28F21/08;F02C7/08;F02C7/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岩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航空发动机 扁管翅片空油 换热器 | ||
1.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环形总管,所述第一环形总管上设有进油口;
第二环形总管,所述第二环形总管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二环形总管与所述第一环形总管在前后方向上同轴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总管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总管的前方;
多孔扁管组件,所述多孔扁管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多孔扁管组件呈周向间隔开且呈辐射状布置而形成环柱状,多个所述多孔扁管组件并联连通于所述第一环形总管和所述第二环形总管之间,从而使得航空煤油从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第一环形总管后,分别流经多个所述多孔扁管组件,再汇聚于所述第二环形总管,从所述出油口排出并最终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而高温高压空气由前向后从两两相邻的所述多孔扁管组件之间的空隙中掠过冷却降温后对所述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侧翅片,每一所述多孔扁管组件的侧面上设有所述空气侧翅片,所述高温高压空气掠过所述空气侧翅片冷却降温后对所述航空发动机的所述热端部件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出油口有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孔扁管组件包括多个多孔扁管,多个所述多孔扁管依次在前后方向上铺开排成一列并依次串联连通,两两相邻的所述多孔扁管中的航空煤油的流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孔扁管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多孔扁管为偶数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孔扁管组件还包括第一带挡板直管和第二带挡板直管,所述第一带挡板直管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带挡板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总管和所述第二环形总管连通;所述第二带挡板直管的两端端部封闭;多个所述多孔扁管通过所述第一带挡板直管和所述第二带挡板直管串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挡板直管包括第一直管和第一挡板,多个所述多孔扁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管上,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管内并按如下方式布置:在最前两个所述多孔扁管之间以及在最后两个所述多孔扁管之间分别布置一个所述第一挡板,除去最前一个所述多孔扁管和最后一个所述多孔扁管后每隔两个所述多孔扁管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带挡板直管包括第二直管和第二挡板,多个所述多孔扁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内并按如下方式布置:每隔两个所述多孔扁管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孔扁管中包含多个彼此独立且并行的管孔,且同一所述多孔扁管的多个所述管孔中的航空煤油的流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扁管组件采用合金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扁管翅片空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侧翅片采用高温许应力低但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5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孔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