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硅胶手机保护钢化膜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7557.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新;欧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36;B32B15/20;B32B15/09;B32B17/00;B32B7/12;B32B7/023;B32B37/10;B32B38/00;B32B37/0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硅胶 手机 保护 钢化膜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硅胶手机保护钢化膜,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铺设有吸磁层,所述吸磁层上粘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上粘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表面铺设有透明膜,所述透明膜上粘接有抗折射膜。由于钛酸钡瓷为电介质材料,能够吸收电磁波,再由纳米级铝金属膜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屏蔽,从而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屏蔽,避免出现电磁波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由于二氧化硅膜折射率较低,利用膜层之间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干涉效应来减少炫目反射,使得二氧化硅膜和氧化锌膜能够实现防眩光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化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硅胶手机保护钢化膜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玻璃具有相当好的耐磨特性,而且非常坚硬,其维氏硬度达到了622至701。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而钢化玻璃保护膜则是对于手机屏幕较高安全级别的保护。
目前,现有的钢化膜在使用时,会产生眩光,使得用户眼部容易疲劳,对眼部的伤害较大,且手机使用时会产生电磁波,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硅胶手机保护钢化膜及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钢化膜在使用时,会产生眩光,使得用户眼部容易疲劳,对眼部的伤害较大,且手机使用时会产生电磁波,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硅胶手机保护钢化膜,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铺设有吸磁层,所述吸磁层上粘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上粘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表面铺设有透明膜,所述透明膜上粘接有抗折射膜。
优选的,所述玻璃基板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钢化玻璃的硬度较高,能够增加钢化膜整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吸磁层是由钛酸钡瓷材料制成,钛酸钡瓷为电介质材料,能够吸收电磁波。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是由纳米级铝金属材料制成的膜,纳米级铝金属膜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屏蔽。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为PET聚酯膜,通过吸磁层2和防护层4能够对纳米级铝金属进行保护,防止金属氧化。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是由氧化锌材料制成的薄膜,氧化锌膜具有可见光区透明、电阻率低等优异的光电性能。
优选的,所述抗折射膜为二氧化硅膜,二氧化硅膜折射率较低,利用膜层之间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干涉效应来减少炫目反射,使得二氧化硅膜和氧化锌膜能够实现防眩光的目的。
优选的,生产步骤如下:
第一步:玻璃开料:首先生产厂家会从供应商手机购进大生的薄型的玻璃进行开料。(大片玻璃尺寸规格有:1100*900,480*380,等);玻璃的厚度目前市场上有以下几种厚度(单位:MM)。 0.4MM,0.33MM,0.20MM,0.15MM等等。据最近市场观察,0.33、0.2厚度的钢化膜在市场上比较畅销;
第二步:贴合:将钢化膜的多层材料之间按照顺序进行覆盖压合,使得多层材料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步:CNC加工:将压合后的长方形小尺寸玻璃,再通过CNC精雕机依据不同手机型号的形状和尺寸大小进行加工,加工成具有雏形的钢化膜,具备了钢化膜成品的形状;
第四步:扫光或平磨:CNC加工后,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操作或其它原因,以及市场对钢化膜边缘弧度的要求,就要进行平磨和扫光工序的加工,通过此工序加工可以有效去除钢化膜表面的划痕以及增加钢化膜的边缘的弧度和亮度,以达到美观耐用的功能;
第五步:涂油:为了防止钢化膜被污染,现在行业中生产钢化膜进行了涂油的处理。一般涂的都是防指纹油以达防油污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