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6040.7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昌;叶珠诚;叶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02;H01H83/1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步 接触 机构 剩余 电流 动作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包括N极结构与L极结构,合闸时,N极结构中的N极动触头比L极结构中的L极动触头先接通,开闸时,N极结构中的N极动触头比L极结构中的L极动触头后断开。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底座、灭弧装置、瞬时电磁脱扣装置、漏电脱扣装置、PCB线路板和高灵敏度互感器,通过L、N两极异步双断接触机构使N极为零电流分断,所以可以在N极省去灭弧装置与瞬时电磁脱扣装置,给结构布局腾挪大部分空间。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可靠,可充分应用于安装体积要求较高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有电的地方基本都会用到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这种电气元件(俗称漏电开关)。它主要用于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当剩余电流值超过基准值时,使主电路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当人身触电或电网泄漏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源,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同时可以保护线路和电动机的过载或短路,亦可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的一种电器。现有技术中,单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体积大(一般为54模数),N极不能隔离,而双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虽然每极都能隔离,但是体积更大(一般为72模数),无法满足安装空间有限的安装环境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一种异步双断接触机构,包括L极结构与N极结构;
L极结构包括L极手柄、L极U形轴、L极杠杆、L极动触头、L极静触头,所述L极手柄与L极U形轴、L极杠杆、L极动触头通过轴连接,所述L极手柄通过L极杠杆驱动L极动触头摆动与固定安装的所述L极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所述N极结构包括N极手柄、N极U形轴、N极连动件、N极动触头、N极静触头,所述N极手柄与N极U形轴、N极连动件、N极动触头通过轴连接,所述N极手柄通过N极连动件驱动N极动触头摆动与固定安装的所述N极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所述L极手柄与所述N极手柄相连,合闸时,所述N极动触头比所述L极动触头先接通;开闸时,所述N极动触头比所述L极动触头后断开。
所述N极静触头与所述L极静触头同位设置。
所述N极动触头与N级静触头的距离小于L极动触头与L级静触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极连动件接近N极U形轴的连接轴与N极连动件接近N极动触头的连接轴的距离小于所述L极杠杆接近L极U形轴的连接轴与L极杠杆接近L极动触头的连接轴的距离;所述N极连动件接近N极动触头的连接轴与N极动触头的触点的距离大于所述L极杠杆接近L极动触头的连接轴与L极动触头的触点的距离。
所述L极动触头的接触端头呈弯曲状。
一种包括异步双断接触机构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上述异步双断接触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空腔,第一空腔设有异步双断接触机构的L极结构,第二空腔设有异步双断接触机构的N极结构。
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间设有高灵敏度互感器,第一空腔还设有接线装置、灭弧装置、瞬时电磁脱扣装置,所述接线装置包括两个接线框,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L极结构的L极静触点固定设置于第一空腔内并与顶端接线框相连,所述L极结构、瞬时电磁脱扣装置、灭弧装置分别设于第一空腔一侧的上部、中部、下部,所述高灵敏度互感器设于第一空腔与L极结构动触点不同侧的下部,且高灵敏度互感器和L极结构动触点分别位于灭弧装置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6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