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显示能力兼容方法、端口切换方法和视频矩阵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05395.4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明;马飞;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优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765 | 分类号: | H04N5/765;H04N5/2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显示 能力 兼容 方法 端口 切换 矩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显示能力兼容方法,相应地,还公开了一种视频矩阵的端口切换方法和一种视频矩阵,根据显示设备和视频矩阵的至少一种能力参数值生成虚拟能力参数值,视频源根据该虚拟能力参数值进行视频流的发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未考虑视频矩阵能力、能力参数写入繁琐、专业度要求高等原因所导致的兼容性差的问题,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视频源、显示设备以及视频矩阵之间的兼容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矩阵端口切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显示能力兼容方法、视频矩阵的端口切换方法和相应的视频矩阵。
背景技术
视频矩阵主要用于将一路或多路视频流分发至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进行显示,由于显示设备只能对符合自身接受能力的视频流进行稳定显示,因此视频源在输出视频流时需要充分考虑与其连接的各显示设备的接受能力。
现有的视频矩阵普遍存在输入端口所接入的视频流无法在输出端口所接入的显示设备稳定显示的情况,当视频矩阵的输出端口接入多个不同处理能力的显示设备时,这样的兼容性问题尤为凸显,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是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在制定DDC显示器数据通道通信协议时,制定的有关显示器识别数据的标准,EDID结构中包含有关显示器及其性能的参数,包括供应商信息、最大图像大小、颜色设置、厂商预设置、频率范围的限制以及显示器名和序列号的字符串等等。
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显示设备的EDID来设置视频矩阵的EDID,包括: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亦或是通过外部接口现场设置,亦或是通过视频矩阵的输出端口将显示设备的EDID进行拷贝并写入视频矩阵的输入端口。常见的拨码开关设置方式,例如预先存储常见的N2个EDID,通过N个拨码开关选择其中的一个EDID进行设置,若不合适则重新设置,这种设置非常受限,可能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合适的EDID,并且如果更换输出端口所连接的显示设备则需要重新进行设置,而且针对多个性能差距较大的显示设备,通过拨码开关设置将会面临无法兼容的问题;通过外部接口现场设置的方法过于专业,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从输出端口拷贝的方法只能适应一进一出的场景,对于一进多出无能为力,而且没有考虑视频矩阵自身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的视频显示能力兼容方法,应用于视频矩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视频矩阵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端口匹配情况,得到端口匹配组合,所述端口匹配组合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至少一个输出端口;
获取所述端口匹配组合中与各输出端口相连接的显示设备的至少一种能力参数值以及所述视频矩阵的相应能力参数值;
根据所述显示设备的至少一种能力参数值和所述视频矩阵的相应能力参数值生成至少一个虚拟能力参数值;
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的视频源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虚拟能力参数值输出视频流。
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能力参数值为EDID结构,所述EDID结构中的数据块包括第一层级数据块和第二层级数据块,所述第一层级数据块包括能够表征设备显示能力的参数。
其中,生成所述EDID结构的虚拟能力参数值,包括步骤:
将所述显示设备和所述视频矩阵的第一层级数据块按照预先设定的特定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层级数据块的虚拟能力参数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层级数据块包括72字节描述块,获取所述72字节描述块的虚拟能力参数值,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优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优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