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型盾构管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3514.2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马盛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雨叶果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38;B01D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安利营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盾构 管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盾构管片,包括管片主体,所述管片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组装卡板,所述组装卡板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管片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管片主体内部且靠近外侧的表面设置有引水分离机构,所述管片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传导通管,所述管片主体内部靠近下方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导管,所述内传导通管底部的输出端与排液导管连通,本发明涉及盾构管片技术领域。该防水型盾构管片,达到了避免积液流向盾构管片的内测,同时将泥土与液体隔离,避免泥土随液体流动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管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型盾构管片。
背景技术
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
如中国发明公开号为:CN107762531A的一种地铁盾构管片,包括:片体、片脊、上凸台、下凸台、通孔、螺栓槽、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对接板,片体为圆弧形片体,其内侧表面的中轴线上设有片脊,片体的内侧表面在四个边角处分别开有螺栓槽,片体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均设有对接板,通孔的两端分别连接螺栓槽和对接板,片体的上端面设有上凸台,片体的下端面设有下凸台,上凸台的外侧表面和下凸台的内测表面上均设有第一防水层,片体的前、后端面上在对接板的外围均设有第二防水层。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性好,支撑力强,防水防漏效果好,耐用性强的优点,宜推广使用。
传统的盾构管片对外侧水流的引导分流能力差,容易造成盾构管片上方的泥土伴随着水分流动,从而对盾构管片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不利于盾构管片的支撑固定,并且传统的滤水设备在地下长时间使用后会被堵塞,降低滤水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型盾构管片,解决了传统的盾构管片对外侧水流的引导分流能力差,容易造成盾构管片上方的泥土伴随着水分流动,从而对盾构管片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不利于盾构管片的支撑固定,并且传统的滤水设备在地下长时间使用后会被堵塞,降低滤水的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水型盾构管片,包括管片主体,所述管片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组装卡板,所述组装卡板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管片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管片主体内部且靠近外侧的表面设置有引水分离机构,所述管片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传导通管,所述管片主体内部靠近下方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导管,所述内传导通管底部的输出端与排液导管连通;
所述引水分离机构包括导液通道,所述导液通道内部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筛板,所述导液通道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气压杆,所述弹性气压杆的上方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进导杆,所述推进导杆靠近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紧防护组件,所述推进导杆位于导液通道内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疏通组件。
优选的,所述过滤筛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分离孔件,所述活动疏通组件与分离孔件对应设置,所述推进导杆内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输出端与活动疏通组件连通,所述导气管的输入端与弹性气压杆连通。实现盾构管片的防水功能,避免积液流向盾构管片的内测,同时将泥土与液体隔离,避免泥土随液体流动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压紧防护组件包括调节压板,所述调节压板的右侧与推进导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压板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贴附囊片。
优选的,所述调节压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挡气囊,所述贴附囊片外部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摆动凸块。为盾构管片外部的泥土提供支撑力,保护盾构管片外侧泥土不出现大量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雨叶果商贸有限公司,未经盐城雨叶果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3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