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强度试验能力验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3338.2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家汉;罗燕平;朱珈;陈宇军;王珊珊;朱耀中;黄凯杰;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何秋林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强度 试验 能力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强度试验能力验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连接电气强度测试装置与能力验证装置,在规定时间内升高能力验证装置两端的电压,直到流过其的电流达到击穿电流设定值,以施加于所述能力验证装置两端的电压作为该能力验证装置的电气强度测量值,根据所述电气强度测量值判断测量单位通过能力验证与否。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电气强度定量测量的能力验证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反应测量单位电气强度测量值的偏移程度,从而更精确地对测量单位的电气强度试验能力进行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力验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气强度试验能力验证方法,还涉及一种电气强度试验能力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能力验证是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合格评定机构的能力建设,是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合格评定机构能力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实验室维持CNAS认可资质的常用方式。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可综合考察实验室测试人员、设备、环境及方法等是否满足测试的标准要求,也可以使参加实验室了解自身的检测能力以及整个行业的整体检测水平。对于结果不满意的参与者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今后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
电气强度测试在有的领域又叫耐压测试、抗电强度测试,是电气产品安全测试的必测项目,通常要求实验室按照适用的绝缘类别通过耐压测试仪对产品施加一定数值的交流电压(频率通常为50Hz或 60Hz),根据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出现绝缘击穿现象,判断产品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能力验证过程跟产品的电气强度测试过程类似,给能力验证装置,该装置通常又称为能力验证标准样品,施加规定的交流电压,然后根据其是否击穿的结果与指定值是否一致判断其通过测试与否。可见,现有的能力验证只作一个定性的判定。实际能力验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因素,如设备操作错误、电源频率错误、设备读数偏离等导致试验结果偏离,而传统能力验证方法不利于原因分析。同时,传统能力验证装置均为破坏性样品,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并且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只能通过抽样的方式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定量测量电气强度的能力验证方法。
本发明第一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气强度试验能力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连接电气强度测试装置与能力验证装置,在规定时间内升高能力验证装置两端的电压,直到流过其的电流达到击穿电流设定值,以施加于所述能力验证装置两端的电压作为该能力验证装置的电气强度测量值,根据所述电气强度测量值判断测量单位通过能力验证与否。
所述能力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得指定电压下通过所述能力验证装置的电流值的步骤,该步骤主要用于辅助调查测量单位所测得的电流值是否准确,进一步判断是否因电流测量不准确导致测得的电气强度值不准确。
所述能力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得测量单位测试过程影像的步骤。
所述能力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取测量单位电气强度测量装置最新校验数据的步骤。
所述能力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取测量单位施加于所述能力验证装置两端电压的频率的步骤。
上面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定量测试电气强度的能力验证方法,同时还通过补充测试过程影像资料、相关校验数据和电压频率数据等,为分析测量单位测量数据偏差的原因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推荐一种用于上面方法的能力验证装置。
本发明第二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力验证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接线端、第三接线端,以及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验证电路,所述验证电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三接线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电路由一个电容电阻模块构成或由两个以上的电容电阻模块串联而成,所述电容电阻模块由1个电容与1个电阻并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3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