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型炼油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03152.7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忆柏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7/00 | 分类号: | C10G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炼油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型炼油系统,其结构包括主电机、底座、加热气化装置、加热炉、单向阀、进料斗、冷却分类装置,底座中间安装有主电机,主电机与加热气化装置相连接,加热气化装置上方连接有加热炉,加热炉通过单向阀与进料斗相连接,进料斗上方连接有冷却分类装置,冷却分类装置包括集气罩、冷却盘、集液罐、风机、冷却室、开启装置,集气罩底部与进料斗相连通,集气罩顶部连接有冷却室,冷却室底部通过风机与集液罐相连接,集液罐的底部连接在冷却盘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发明能够使各个气体在各自的冷却腔中进行冷却,避免气体混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燃料型炼油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型常压蒸馏炼油工艺技术在对不同温度时间段蒸发的烃类化合物进行收集过程中往往会使不同种类的烃类化合物相互混合,造成后期需要进行多次分离。
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号为202010278932.8的一种燃料型炼油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机、底垫、底座、加热气化装置、加热炉、单向阀、进料斗、冷却分类装置,本发明具有的效果:加热气化装置和冷却分类装置相配合,通过加热气化装置和加热炉组成加热结构,能够使原油在加热炉内部受热,使原油的温度上升更加精确,便于对在不同温度下蒸发的烃类化合物进行分类收集,通过冷却分类装置组成的气化冷凝结构,能够及时对不同的温度下蒸发的烃类化合物进行收集,并在收集过程中使物质快速冷却为液体,使不同温度下蒸发的烃类化合物形成液体被分类收纳在不同的集液罐中,避免不同温度下蒸发的烃类化合物在收集过程中相互混合,从而大大提高液体产品质量,利于环保,但现有技术的所有气体都在同一个容器中进行液化,因此液体容易残留在该液化空间,经过多种气体的液化,容易使多个气体液化的残留混合在一起,在下一次分离过滤时需要过滤多种气体,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料型炼油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料型炼油系统,其结构包括主电机、底座、加热气化装置、加热炉、单向阀、进料斗、冷却分类装置,所述底座中间安装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与加热气化装置相连接,所述加热气化装置上方连接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通过单向阀与进料斗相连接,所述进料斗上方连接有冷却分类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分类装置包括集气罩、冷却盘、集液罐、风机、冷却室、开启装置,所述集气罩底部与进料斗相连通,所述集气罩顶部连接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底部通过风机与集液罐相连接,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连接在冷却盘上,所述冷却盘与集气罩外侧相连接,所述开启装置安装在集气罩顶部。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室中间与集气罩相连接,所述冷却室与集气罩之间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设有6个,通过隔板将冷却室隔成6个冷却腔。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交错分布在冷却腔内,所述冷却腔底部连接有风机。
作为优化,所述集气罩顶部设有6个开口,6个开口分别与6个冷却腔相对应。
作为优化,所述开启装置包括电机、支杆、密封环,所述电机连接在集气罩顶部,所述电机底部设有转轴,该转轴通过支杆与密封环相连接,所述密封环与集气罩内侧相贴合。
作为优化,所述密封环包括环体、凹槽、弹簧、橡胶垫,所述环体外侧设有5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通过弹簧与凹槽内部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环体设有缺口。
作为优化,所述支杆设有3根。
作为优化,所述加热炉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加热炉内,所述控制器与电机通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忆柏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忆柏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3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