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2918.X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邱正秋;刘鹏举;王建山;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56;B01D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烟气 脱硫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烟气脱硫单元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烟气洗涤段、烟气脱硫段和脱硫液捕集段;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与脱硫除雾段相通的脱硝段、脱硝剂捕集段、烟气降温段、烟气除雾段和烟气升温段;脱硫液捕集段和脱硝剂捕集段均独立地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丝网填料层、断液盘、升气冒、烟气旋转加速装置、高压喷雾装置和折流板;烟气旋转加速装置上设有升气孔;所述升气孔的开度大于等于25%且小于100%。本发明通过设置脱硫液捕集段和脱硝剂捕集段,能够有效实现对烟气中夹带的脱硫剂和脱硝剂进行捕集回收,降低脱硫液和脱硝剂的逃逸以及带来的二次污染,且SO2和NOx的排放浓度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废气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和工艺。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湿式烟气脱硫喝选择性催化还原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组合。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在多年烟气SO2排放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工业烟气中和同时脱除的研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多处于研究阶段,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开发技术简单,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运行性能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将是未来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有的脱硫脱硝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大的烟气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也在快速的蔓延,因此,为了提高脱硫脱硝的效率,现需要一种新型的联合脱硫脱硝装置来强化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改进联合脱硫脱硝的工艺,为未来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推动和导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和工艺,该系统能够降低烟气中脱硫剂和脱硝剂的夹带率,且SO2和NOx排放浓度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包括烟气脱硫单元;
和与所述烟气脱硫单元相连的烟气脱硝单元;
所述烟气脱硫单元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烟气洗涤段、烟气脱硫段和脱硫液捕集段;
所述烟气脱硝单元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与脱硫除雾段相通的脱硝段、脱硝剂捕集段、烟气降温段、烟气除雾段和烟气升温段;
所述脱硫液捕集段和脱硝剂捕集段均独立地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丝网填料层、断液盘、升气冒、烟气旋转加速装置、高压喷雾装置和折流板;
所述烟气旋转加速装置上设有升气孔,烟气通过升气孔后再加速;所述升气孔的开度大于等于25%且小于100%。
优选地,所述升气孔的孔径为40cm~80cm;
所述升气孔的孔间距为30cm~60cm;
所述折流板的倾斜角度为倾斜角为0°~60°。
优选地,所述丝网填料段的高度为0.3~0.5米;
所述丝网填料层的阻力为200~300Pa。
优选地,所述烟气降温段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断液盘、升气罩、填料层和液体分布层。
优选地,所述烟气除雾段包括屋脊式除雾器与平板除雾器的组合件;
所述平板除雾器中包括折流平行的叶片;叶片间距为28~32m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对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理烟气经洗涤后,采用脱硫剂进行脱硫,得到夹杂脱硫剂的脱硫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
- 下一篇:OLED背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