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02883.X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佟春海;佟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郭家湾电厂 |
| 主分类号: | F23C10/28 | 分类号: | F23C10/28;F23C1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潇 |
| 地址: | 719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一次 控制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控制装置。该一次风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第一比例微分调节器、第一加法器、第一减法器、第一PID调节器、第一操作器、第二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第二比例微分调节器、第二加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二PID调节器、第二操作器、一次风量偏置值调节模块以及一次风量目标值计算模块,从而能够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用于对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一次风机的一次风量分别进行调节,防止某一侧一次风量过大,从而降低翻床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化是当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大型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如图1所示为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在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包括左、右两个布风板(布风板也称为“床”),并且左、右两个布风板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风室,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一次风机向对应风室中吹入一次风。
在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中,左床和右床上均有大量的颗粒状燃料,左、右两侧的一次风机将一次风吹入对应的风室,再通过风室上的布风板将一次风吹入炉膛,从而托举颗粒状燃料悬浮在炉膛内进行燃料。在该过程中,通常需要保持左、右两侧布风板的一次风量大致均衡,从而防止某一侧风量过大时,将本侧床上的颗粒状燃料吹至另外一侧床上的现象,即所谓的“翻床”。翻床现象通常会给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控制不当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控制装置,能够用于对两侧的一次风量进行控制,防止翻床现象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第一比例微分调节器、第一加法器、第一减法器、第一PID调节器、第一操作器、第二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第二比例微分调节器、第二加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二PID调节器、第二操作器、一次风量偏置值调节模块以及一次风量目标值计算模块,其中:
第一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的正值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侧的床压检测值,第一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的负值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侧的床压检测值;
第一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比例微分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比例微分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与一次风量目标值计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加法器的第三输入端与一次风量偏置值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减法器的正值输入端与第一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减法器的负值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侧的一次风检测风量;
第一PID调节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减法器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操作器的输入端与第一PID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的正值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侧的床压检测值,第二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的负值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侧的床压检测值;
第二带输入不灵敏区的减法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比例微分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比例微分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与一次风量目标值计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加法器的第三输入端与一次风量偏置值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减法器的正值输入端与第二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减法器的负值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侧的一次风检测风量;
第二PID调节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减法器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操作器的输入端与第二PID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郭家湾电厂,未经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郭家湾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