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湿态运行给水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02770.X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邬万竹;李瑞欣;唐俊;周勇;邝伟;顾从阳;孙利强;段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D5/34 | 分类号: | F22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运行 给水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锅炉湿态运行给水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汽水分离器的储水罐的当前水位值;根据所述当前水位值和所述储水罐的水位设定值调节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所述储水罐的水位;获取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当前流量值;根据所述当前流量值及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流量设定值、以及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当前再循环流量值调节启动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所述锅炉的给水量;根据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当前再循环流量值和所述锅炉的给水量,调节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流量值,以控制所述储水罐的水位。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更加迅速灵敏地调节储水罐的水位,保持储水罐水位稳定。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锅炉安全运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湿态运行给水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超临界汽轮机发电机组配套直流锅炉,可靠的给水自动控制策略是保证直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控制策略之一。超临界发电机组在锅炉启动及低负荷期间湿态工况运行时,为保证锅炉水冷壁安全,需要投入使用启动系统,以维持省煤器入口流量。直流锅炉的启动系统包括设置炉水循环泵(Boiler Cycle Pump,BCP)的形式。现有带BCP泵的直流锅炉在湿态运行工况下的给水自动控制,即汽水分离器的储水罐水位控制,通常是由连接于高压给水处、用于调节锅炉给水量的启动调节阀,通过控制锅炉的给水量大小来控制储水罐的水位。
参考图1,图1为现有锅炉湿态运行给水控制逻辑示意图。远传水位计118会测量汽水分离器储水罐116的当前实际水位,并与储水罐的水位设定值求差值,差值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112处理后,输出到启动调节阀114。然后,启动调节阀根据该数值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给水泵提供的锅炉给水量大小,从而实现对储水罐116的水位进行控制。
然而,由于锅炉水冷壁、省煤器系统的容量较大,采用上述的调节方式会导致滞后性过大,储水罐的水位变化滞后时间约60~90s左右。这时,常会带来储水罐水位满水或缺水,满水导致锅炉跳闸,而缺水会触发省煤器入口低流量保护,也会导致锅炉跳闸。因此,锅炉湿态工况运行的启动阶段,存在给水控制不稳定、威胁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湿态运行给水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给水控制方法存在的响应速度慢、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湿态运行给水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汽水分离器的储水罐的当前水位值;
根据所述当前水位值和所述储水罐的水位设定值调节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所述储水罐的水位;
获取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当前流量值;
根据所述当前流量值及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流量设定值、以及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当前再循环流量值调节启动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所述锅炉的给水量;
根据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当前再循环流量值和所述锅炉的给水量,调节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流量值,以控制所述储水罐的水位;
其中,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设置在连接省煤器入口端和炉水循环泵的输出端的管路上,所述炉水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水罐的输出端,所述启动调节阀设置在连接给水泵的输出端和所述省煤器入口端的给水旁路管路上。
可选的,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为360阀,所述360阀位于所述储水罐的正下方。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锅炉系统的主蒸汽压力的变化率;
将所述主蒸汽压力的变化率作为前馈信号,调节所述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