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钻机方桩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2338.0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杰;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欣皓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21B7/00;E21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鑫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方桩工法 | ||
1.一种旋挖钻机方桩工法,其特征在于:该旋挖钻机方桩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场地平整:预先对施工位置土地平整并压实;
S2:测量放线:在平整的场地上测量数据并对场地放线,标出需要施工钻挖位置;
S3:井口砼护壁:在需要施工钻挖位置通过混凝土浇筑护壁;
S4:钻机就位:钻机移动至护壁处,钻机就位前,压实地面,确保钻机的平稳,在钻进过程中不会因沉陷产生倾斜或位移;
S5:钻机调垂:为确保桩基成孔后的垂直度,根据钻机自带的水平仪调整好钻机钻杆的垂直度,使得钻机钻杆与护壁中心位置对应;
S6:引孔钻进:护壁内设置引孔,基于引孔进行钻进形成方桩钻孔;
S7:复孔钻进:在钻进引孔的基础上,继续钻进复孔,在引孔钻进和复孔钻进后形成预成孔;
S8:方孔钻进:根据上述通过钻机的引孔钻进和复孔钻进达到预成孔后,进行方孔钻进,利用钻机的动能,经过动能传动部件机构转换,将横向旋转动能转换成纵向旋转动能,再通过方桩钻头执行部件机构进行掘进修边处理;
S9:圆钻清孔:在步骤S8之后,进行孔底沉渣清理,先用φ800mm清孔钻清理四个角点沉渣,再用φ2000mm清孔钻清理整个孔底,从一端到另一端反复平扫孔底,直至基本将孔底沉渣清除干净;
S10:方钻清孔:用方形清孔钻头进行孔底沉渣清理,方形清孔的原理是利用活动连杆结合双活页夹渣板,在清孔器强大自重力作用下,慢速提拉中心活动连杆,双活页夹渣板自行闭合将孔底沉渣全部刮至孔底中心处并形成倒三角的夹渣空间,然后用旋挖钻机钻杆提拉方桩清孔器,此步骤可重复多次完成对孔底沉渣的清理,直至完全清除孔底沉渣;
S11:测量沉渣:方钻清孔完毕后利用沉渣盘测量孔底沉渣,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若不合格将进行二次或多次清孔,也可利用圆形清孔钻头反复清孔;
S12:钢筋笼制安:钢筋笼在专用加工厂区按设计要求备料、初加工;在施工现场进行绑扎及焊接成型;
S13:砼浇注:砼灌注采用水下砼灌注法,方桩设计横断面较大,采用两组导管同时进行施工,其工艺流程:
吊车就位、测量孔深、核算导管长度、下设导管、灌注砼;
导管长度根据实测孔深确定,施工中导管下端距孔底按200mm~400mm控制孔底出料间隙;
初灌要求:初灌量是砼灌注的关键指标,初灌后应保证导管埋置深度不少于2.0m;
砼灌注:砼强度按设计要求采用水下砼,配合比由拌和站提供并严格执行。每次砼灌注后应及时测量砼面上升高度,计算导管埋深,并及时拆卸导管,导管埋置深度不宜大于8.0m;每次拆卸导管后,导管埋置深度不得少于3.0m;
当确认砼灌至桩顶时,应仔细探测砼面标高,确认合格后,方可提升导管;
砼灌注过程中应组织好人力、物力,连续灌注,不得中间停顿,水下灌注砼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控制最后一次浇筑量,桩顶不得偏低,混凝土上层存在一层与混凝土接触的浮浆层需要凿除,为此混凝土高度需超浇500mm,将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用人工或人工配合风镐剔凿,灌注过程中由灌注记录员做好灌注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方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引孔钻进根据地质构造的不同分为以下2种方式钻进:
A.引孔钻进方式1,四角引孔法:地勘报告揭示地层构造较稳定,不易塌孔的桩基,采用φ800mm采用φ1000mm圆形截齿捞砂钻头在该桩基4个角开梅花状引孔,每个引孔应钻至设计孔底标高;
B.引孔钻进方式2,单孔引孔法:地勘报告揭示地层构造不稳定,容易塌孔的桩基,采用φ1500mm圆形截齿捞砂钻或φ1800mm钻头,为防止桩孔偏位,根据地形地貌及场地条件在该桩基偏离钻机远端方向开引孔,并钻进至设计孔底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欣皓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欣皓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