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微电子废水的电芬顿-自氧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1817.0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陈妹;王雪野;查文桂;任乐辉;蔡可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3/34;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微电子 废水 电芬顿 氧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处理微电子废水的电芬顿-自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处理微电子废水的电芬顿-自氧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进水系统(1),反应器壳体(2),位于反应器壳体(2)内的组合式阴极(3)、第一阳极(4)、第二阳极(5),与所述组合式阴极(3)、第一阳极(4)和第二阳极(5)电连接的直流电源(6),位于所述反应器壳体(2)内底部的曝气系统(7),出水系统(8),可根据进水中H2O2浓度调节投加量的Fe2+投加系统(9);所述组合式阴极(3)包括膜框(3-1)和不锈钢丝网阴极(3-2),所述膜框(3-1)上设有与所述膜框(3-1)的内腔相通的抽吸口(3-3),所述抽吸口(3-3)与所述出水系统(8)的出水管(8-1)相连;
所述不锈钢丝网阴极(3-2)设置于所述膜框(3-1)的一侧,所述不锈钢丝网阴极(3-2)同时作为过滤单元和阴极,所述组合式阴极(3)设置于所述第一阳极(4)和第二阳极(5)之间;
所述进水系统(1)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壳体(2)一侧的进水槽(1-1),所述Fe2+投加系统(9)的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进水槽(1-1)内,所述Fe2+投加系统(9)根据进水中H2O2浓度的变化调节投加铁源的量;所述曝气系统(7)根据进水中H2O2浓度的变化调整曝气情况;
所述曝气系统(7)包括曝气管(7-1)、气体流量计(7-2)和曝气泵(7-3),所述曝气管(7-1)位于所述组合式阴极(3)的下方,所述气体流量计(7-2)用于调节进气量;
所述出水系统(8)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管(8-1)相连的蠕动泵(8-2);
所述进水系统(1)还包括进水管(1-2)、与所述进水管(1-2)相连的进水泵(1-3)、设置于所述进水槽(1-1)侧面的溢流口(1-4)和流量计(1-5),所述进水管(1-2)的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进水槽(1-1)内;
所述处理微电子废水的电芬顿-自氧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电子废水首先经由所述进水管(1-2)进入到所述进水槽(1-1)中,所述流量计(1-5)监测进水中的流量:
2)通过人工监测或便携式检测仪检测所述装置内的H2O2浓度,当所述进水中H2O2浓度过高时,开启所述曝气系统(7)并控制所述Fe2+投加系统(9)投加铁源,所述微电子废水中含有的H2O2一方面通过所述组合式阴极(3)、第一阳极(4)和第二阳极(5)界面之间的分解反应和所述反应器壳体(2)内形成的均相体系中的分解反应实现去除,同时进水中原有的H2O2能够与阴极不锈钢丝网界面的Fe2+催化剂反应产生强氧化剂∙OH;产生的∙OH能够无选择性地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并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进而实现所述微电子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后高效矿化去除,所述Fe2+投加系统(9)投加的铁源中的Fe2+与H2O2反应产生的Fe3+则在所述组合式阴极(3)处得到电子被还原为Fe2+,实现铁源的循环;
3)当所述装置的所述反应器壳体(2)内H2O2分解速率过快,难以满足所述微电子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降解需求时,通过间歇开启所述曝气系统(7)使所述反应器壳体(2)内溶液的溶解氧在所述不锈钢丝网阴极(3-2)表面发生两电子氧还原反应产生H2O2,实现H2O2自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微电子废水的电芬顿-自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丝网阴极(3-2)的孔径为40 μm~200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微电子废水的电芬顿-自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阴极与所述第一阳极(4)的距离为5 mm~20 mm,所述组合式阴极与所述第二阳极(5)的距离为5 mm~2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18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