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的连续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1034.2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路平娟;王威;刘锦阳;芦潇;刘太恩;焦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友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 | 分类号: | C08G8/10;C08G8/24;C08G8/22;C08G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酚醛树脂 连续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的连续生产方法,所述连续生产方法在连续生产装置中进行,其中,酚、甲醛水溶液、碱性催化剂水溶液按照酚:甲醛:碱性催化剂的摩尔配比为1:1.5~2.5:0.1~0.5的比例经连续输送系统输送至混合单元混合均匀后,进入反应单元于60~140℃下反应1~10min,得到水稀释倍数不低于10倍、固含量不低于40%、粘度不高于200cP的水溶性酚醛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的连续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反应制备酚醛树脂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对酚醛树脂的生产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衍生了各种性能的酚醛树脂,其中水溶性酚醛树脂是一种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浸润剂、各种涂料产品以及耐火材料中。
随着绿色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关于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已有较多专利文献报道,例如公开号为CN107828033A与公开号为CN110982026A的中国专利中均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缓慢升温经多温区缓慢反应获得水溶性酚醛树脂,但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且升温、保温、降温的时间均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低,并且反应时间过长也造成产品质量差、不稳定,在每个生产批次中都需要在反应过程中多次升温保温,在反应结束后降温保温,也造成能量的浪费,并且这种间歇釜式生产方法还存在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差、废水量大等不足。
关于连续式的生产方法,公开号为CN10299339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热塑性酚醛树脂的连续式生产方法,其反应温度为阶梯式反应控温,通过水浴控温并分为12个温度段,并且需要精确控制所控温度与管程,该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连续式生产,但具有操作复杂、对温控系统的要求高、控温设备投入成本高等不足,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的连续生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耗能高、污染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连续生产装置中连续生产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1]、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的连续生产方法,其中,所述连续生产方法在连续生产装置中进行,其中,酚、甲醛水溶液、碱性催化剂水溶液按照酚:甲醛:碱性催化剂的摩尔配比为1:1.5~2.5:0.1~0.5的比例经连续输送系统1输送至混合单元3混合均匀后,进入反应单元4于60~140℃下反应1~10min,得到水稀释倍数不低于10倍、固含量不低于40%、粘度不高于200cP的水溶性酚醛树脂;所述酚为苯酚、甲酚、二甲酚、间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1]所述的连续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37~50%;所述碱性催化剂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性催化剂水溶液的浓度为30~50%。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续生产方法,其中,在所述水溶性酚醛树脂的连续生产方法中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力为0.1~0.5MPa。
[4]、根据[1]或[2]所述的连续生产方法,其中,所述连续生产装置包括连续输送系统1、混合单元3、反应单元4、产品接收单元6和换热系统;
其中,所述连续输送系统1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系统的原物料入口,所述换热系统的原物料出口连接所述混合单元3的入口,所述混合单元3的出口连接所述反应单元4的入口,所述反应单元4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系统的产品入口,所述换热系统的产品出口连接所述产品接收单元6的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友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友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1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