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胶乳凝集法测定目标物质的方法及其试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99034.4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良克;皆川康纪;宫田建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化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庞立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胶乳 凝集 测定 目标 物质 方法 及其 试剂 | ||
本发明公开了在低浓度区域及高浓度区域的任一个中都可准确地进行测定的、通过胶乳凝集法测定目标物质的方法及其试剂。在包括使敏化胶乳粒子的悬浮液与目标物质反应,然后从光学变化量来测定敏化胶乳粒子的凝集的、通过胶乳凝集法测定目标物质的方法中,敏化胶乳粒子敏化前的体积平均粒径为80 nm~335 nm,反应体系中敏化胶乳粒子的终浓度为0.005~0.10 w/v%,敏化胶乳粒子的敏化前粒径为80 nm以下的粒子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0.09 w/v%以下,光学变化量为吸光度变化量和散射光变化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胶乳凝集法测定目标物质的方法及其试剂。更详细而言,涉及组合散射光强度测定和吸光度测定的胶乳粒子增强免疫凝集测定方法及其试剂。
背景技术
利用了胶乳粒子的免疫测定法作为血清、血浆、尿等体液中所含测定对象的目标物质的定量方法在临床检查中应用,因为通过使用自动分析装置可简便/迅速地进行测定而广泛普及。
近年来,提出了以进一步提高测定性能为目的的应用技术。例如,目标物质在低浓度区测定中用可得到强信号的短波长,在高浓度区测定中使用不超过分析装置的信号检测范围上限的长波长来抑制信号的绝对值(专利文献1)。然而,胶乳微粒子溶液的浊度存在波长依赖性,波长越长信号越低是公知的事实,对于某种光学变化,在仅通过波长的选择来调整信号大小而使其适合于分析装置的该方法中,无法期待足以弥补在粒子增强免疫凝集测定方法中有关精度与动态范围的缺点的显著改善效果。
另外,在粒子增强免疫凝集测定法中,也有通过在一个测定中并用散射光强度测定和吸光度测定而能够进行高灵敏度且动态范围广的测定的方法(专利文献2)。然而,文献内记述,尽管散射光强度测定可增大低浓度区的范围,但为了获得效果,必须选择正确的粒径(专利文献3)。据记述,如果粒径变为300 nm以下,则无法获得散射光强度测定的效果。即,如该方法一样选择有效利用可增大低浓度区范围的散射光强度测定的特征的粒径,将缩小可测定高浓度区的吸光度测定的设计范围,无法达成可称为增大动态范围的显著效果。
而且,根据用抗体对2种以上平均粒径不同的胶乳粒子进行敏化而使用的测定法(专利文献4),可在广泛浓度范围内进行测定。根据在具有单一平均粒径的胶乳粒子上合并使用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专利文献5),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提出了使用包被低反应性抗体的小粒径粒子和包被高反应性抗体的大粒径粒子的测定法(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等。然而,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方法仅以吸光度测定作为对象进行设计,无法成为适用于使低浓度区范围增大的散射光强度测定。即,并未明确表示可增大低浓度区范围的散射光强度测定的优点以及可测定高浓度区的吸光度测定的优点两者都可享受的、使动态范围增大的真正的试剂设计。
另外,为了在胶乳粒子增强免疫凝集法中达成所期望的低浓度区域的测定而增加检材量与试剂量之比(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称为“检材量浓度”)的倾向作为问题点被指出。若增加检材量浓度,则表观上可增加反应试剂中的抗原浓度。由此,可获得提高低浓度检材的测定精度的效果。然而,若增加检材量浓度,则目标物质以外的成分也増加,因此产生测定目标物质以外物质的(非特异)反应的可能性增加,这可成为做出错误判定(假阳性)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043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4-192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64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588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9026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108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3513075号登载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決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化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电化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9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