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引线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97587.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晋聪;筱田达也;根岸信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刘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引线 电池 | ||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引线,其在电池中将电极组的集电片与电极端子之间连接。连接引线具备顶板部和脚部,脚部相对于顶板部向顶板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并且在相对于顶板部的折弯位置处的折弯线沿着顶板部的宽度方向。脚部具备位置远离相对于顶板部的折弯位置的延伸设置部,延伸设置部具备侧面,该侧面在外表面上在一对主面之间中继,并朝向顶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与集电片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连接引线和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和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进步,对于这些电子设备中使用的二次电池等电池要求小型化和轻量化。作为实现了小型化和轻量化且能量密度较高的二次电池,可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另一方面,作为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电动摩托车以及叉车等车辆中搭载的大型且大容量的电源,可使用铅蓄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另外,作为搭载于车辆的大型且大容量的电源,近年来面向实用开发了能量密度较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对于车辆搭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开发而言,要求实现电池的高寿命化以及提高安全性等,并且要求实现电池的大型化及大容量化。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存在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组收纳于外装容器的内部空腔中的情况。在该电池中,外装容器具备底壁和周壁,外装容器的内部空腔在高度方向上向与底壁相反的一侧开口。并且,在外装容器的周壁上安装有盖部件,内部空腔的开口被盖部件封闭。另外,对于电池而言,在盖部件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极端子,在内部空腔中,集电片从电极组向外周侧突出。并且,集电片经由连接引线(引线)与电极端子电连接。
在上述这样的电池中,在搭载电池的设备发生振动时等情况下,会从外部向连接引线作用冲击等。因此,要求确保连接引线对冲击等的耐冲击性较高。另外,连接引线形成电极组与电极端子之间的电流路径。因此,要求确保连接引线的电阻较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1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耐冲击性较高并且确保电阻较低的连接引线、以及具备该连接引线的电池。
(二)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电池中将电极组的集电片与电极端子之间连接的连接引线。连接引线具备顶板部和脚部,脚部相对于顶板部向顶板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并且在相对于顶板部的折弯位置处的折弯线沿着顶板部的宽度方向。脚部具备位置远离相对于顶板部的折弯位置的延伸设置部。延伸设置部具备:第一主面,其在外表面上朝向与顶板部的宽度方向和顶板部的厚度方向双方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一侧;第二主面,其在外表面上朝向与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以及侧面,其在外表面上在第一主面与第二主面之间中继,并朝向顶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与集电片接合。
根据实施方式,电池具备:上述的连接引线、外装容器、电极组、盖部件以及电极端子。外装容器具备底壁和周壁,由底壁和周壁规定了配置连接引线的内部空腔。电极组具备正极和负极,且具备在脚部的延伸设置部的侧面与连接引线接合的集电片。盖部件在与底壁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安装于周壁,对外装容器的内部空腔的开口进行封闭。电极端子安装于盖部件的外表面,并与连接引线的顶板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以按照部件分解的状态概要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引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概要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引线的与集电片的接合部分及其附近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引线的制造方法一例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一变形例的连接引线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7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下一篇:网络中序列号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