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泵的两件式滤油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95578.3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辛西亚·安·科贝格尔;约翰·查尔斯·萨莱诺;苏珊·伊莱恩·沙利文;凯文·迈克尔·德瓦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ITT制造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N7/22;B01D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两件式滤油器 组件 | ||
大体上描述了用于离心泵组件的两件式过滤器组件的技术。任选地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过滤器部分可以从油路径接收污染的油,使其通过所述过滤器,且将过滤后的油提供回储槽。然后,由油环从所述储槽回收所述过滤后的油以润滑轴承。所述过滤器部分可以从塞部分移除,并且所述塞部分可以与新的过滤器部分一起放回到所述泵组件上。在一些实例中,水分吸收珠放置在所述过滤器部分内部以从所述过滤后的油去除水分。
背景技术
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此部分中描述的材料不是本申请中的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并且不会因为包含在此部分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泵组件包含轴承壳体,所述轴承壳体包含具有轴的轴承组件,所述轴由马达旋转以用于转动泵的叶轮。在泵的使用寿命期间,轴承壳体可累积污染物,这可能导致过早的轴承故障。污染物可能截留在轴承壳体中,且通过轴承循环。污染物还可能包含由于轴承随时间的磨损而产生的碎屑,以及可能由于冷凝而渗入轴承轴承壳体的水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大体上描述了用于泵的两件式滤油器组件和与其相关联的方法。
根据一些实例,描述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可包含用于离心泵组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包含:第一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的腔室,其中腔室被配置成接收轴承组件和待旋转的轴的组合;第二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且流体地联接到腔室的储槽,其中储槽被配置成从通道接收过滤后的油;第三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且流体地联接到储槽的通道,其中通道被配置成从过滤器腔接收过滤后的油并散布到储槽;以及第四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的不同于储槽和通道且流体地联接到通道的过滤器腔,其中过滤器腔被配置成从油路径接收污染的油并将过滤后的油散布到通道。所述设备还可包含可移除过滤器组件,所述可移除过滤器组件包含:过滤器部分,其被配置成过滤从油路径接收的污染的油并将过滤后的油散布到通道,从而在轴旋转时有效地润滑腔室中的轴承组件,其中过滤器部分是可更换的;以及塞部分,其流体地联接到过滤器部分且被配置成将污染的油从油路径传递到过滤器部分,其中塞部分是可重复使用的。
根据其它实例,所述设备可进一步包含第五壳体壁部分,所述第五壳体壁部分限定形成于其中的流体地联接在腔室与储槽之间的另一过滤器腔,其中另一过滤器腔被配置成散布来自过滤器的过滤后的油并提供到储槽。过滤器组件可被配置成基于轴的旋转方向放置在过滤器腔或另一过滤器腔中。过滤器组件可进一步包含塞部分的外表面的第一部分上的一组螺纹,且可被配置成通过过滤器腔的内表面上的另一组互补螺纹固定到该过滤器腔。塞部分的外表面的第二部分可为滚花式以用于手动放置和移除过滤器组件。塞部分可包含配接器部分,所述配接器部分限定被配置成将污染的油从壳体内的油路径传递到过滤器部分的塞孔。过滤器组件可进一步包含在过滤器部分内部的多个水分吸收珠,以从油去除水分。轴承组件可以是滚珠球轴承组件或套筒球轴承组件。
根据另外的实例,描述了一种离心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可包含泵;以及机械地联接到泵的轴承壳体。轴承壳体可包含:第一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的腔室,其中腔室被配置成接收轴承组件和待旋转的轴的组合;第二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且流体地联接到腔室的储槽,其中储槽被配置成从通道接收过滤后的油;第三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的不同于储槽且通过通道流体地联接到储槽以散布过滤后的油的第一过滤器腔;以及第四壳体壁部分,其限定形成于其中的不同于储槽且通过通道流体地联接到储槽以散布过滤后的油的第二过滤器腔。所述泵组件还可包含可移除过滤器组件,所述可移除过滤器组件被配置成基于轴的旋转方向放置在第一过滤器腔或第二过滤器腔中。过滤器组件可包含:过滤器部分,其被配置成过滤通过油路径从腔室接收的污染的油并将过滤后的油散布到通道,从而在轴旋转时有效地润滑腔室中的轴承组件,其中过滤器部分是可更换的;以及塞部分,其流体地联接到过滤器部分且被配置成将污染的油从油路径传递到过滤器部分,其中塞部分是可重复使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T制造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TT制造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5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