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化合物L-赖氨酸-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90822.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阿列克谢·列昂尼多维奇·科瓦连科;安德烈·尤里耶维奇·彼得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玻利萨恩科技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9/06 | 分类号: | C07D219/06;A61K31/473;A61K38/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殷爽 |
地址: | 俄罗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赖氨酸 氧代吖啶基 10 乙酸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制药和药物,具体地涉及一种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衍生物类别的新化合物:L‑赖氨酸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其刺激白细胞介素‑24(IL‑24)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产生并具有抗肿瘤活性。本发明可用于抗肿瘤疗法,特别是作为肿瘤疾病的综合治疗的佐剂。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创造一种新的化合物,其刺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和肿瘤坏死因子β的产生,并且表现出低毒的抗肿瘤活性。陈述的问题由新化合物:式(I)或(II)的L‑赖氨酸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解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制药和要学,具体地涉及一种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衍生物类别的新化合物:L-赖氨酸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其刺激白细胞介素-24(IL-24)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产生,并显示抗肿瘤活性。本发明可用于抗肿瘤疗法,特别是作为肿瘤疾病综合治疗的佐剂。
背景技术
已知化合物与通过定向化学合成获得的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衍生物类有关,并表现出各种类型的生物活性。考虑到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微溶于水且具有低生物利用度,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可使用具有大溶解表面的微粒中的特殊药物剂型(专利RU2545755)或具有无机和有机碱的各种化学衍生物。
因此,例如,首次显示了9-氧代吖啶基-10-乙酸钠的干扰素生成活性(专利US3681360,专利RU 2031650,专利RU 2080108),并宣称具有抗病毒作用(Grossberg S.E.//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80Jul;18(1):20-26.;Storch E.//Eur JImmunol.1982Sep;12(9):793-796)。
后来发现,9-氧代吖啶基-10-乙酸钠能够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专利号RU2126253)、并增强对雄激素的敏感性(专利号RU 2328285),其允许开发基于该分子的妇科药物产品。
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的锂衍生物(专利RU 2202547)被证明具有类似的干扰素生成和抗病毒活性,此外,抗菌和抗真菌作用与锂离子作用明显相关。
后来,为了生产肠外药物产品并提高其在储存条件下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采用化学合成获得了一系列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衍生物,它们在其化学结构方面是新的,并表现出生物活性:含有一组脂肪族1-烷基氨基-1-脱氧多元醇(专利RU 2135474),具有干扰素生成活性,并激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群的那些。
此外,含有1-脱氧-N-甲氨基-D-葡萄糖的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衍生物(专利RU 2036198))被证明具有由内源性α-干扰素诱导引起的干扰素生成、抗寄生虫和抗辐射作用。
为了获得具有额外抗炎、抗菌和抗真菌作用的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衍生物,合成了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与多种碳水化合物的各种生物活性氨基衍生物的复合化合物,例如,2-脱氧-2-氨基-D-葡萄糖(壳糖胺)(专利RU 2093510)和3-O-(N,N-二甲氨基-n-丙基)-1,2:5,6-二-O-异亚丙基-D-己糖(专利RU 2197248,专利RU 2080108,专利RU2363466,专利RU 2325160,专利EA 005929)。
在化学结构上最接近要求保护的化合物的是1-脱氧-1-N-[甲基-(2-吖啶酮-9-酮-10-基-乙酸盐)]-D-葡萄糖醇铵(葡甲胺9-氧代吖啶基-10-乙酸盐)(专利EA 000382),是具有长期作用的内源性α-、β-和γ-干扰素的诱导剂,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玻利萨恩科技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玻利萨恩科技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0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输模式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感应线圈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