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摄像元件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86937.9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半泽克彦;新田嘉一;村上裕隆;西村和将;马克·布德;埃里克·克里斯托弗·穆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3745 | 分类号: | H04N5/3745;H04N5/347;H01L27/146;G01S7/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陈桂香;姚鹏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摄像 元件 电子设备 | ||
一种固态摄像元件,包括: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它们布置在与预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它们布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并且与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邻;第一连接电路,其被构造为选择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将所选择的第一浮动扩散层连接到预定的第一配线;第二连接电路,其被构造为选择所述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将所选择的第二浮动扩散层连接到所述第一配线;以及输出电路,其被构造为输出与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和所述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浮动扩散层的电荷量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固态摄像元件。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用于处理经过像素相加的信号的固态摄像元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过去,在固态摄像元件中,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降低噪声的目的,已经使用了一种用于将多个像素信号相加的像素相加技术。例如,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固态摄像元件:其中,在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浮动扩散层(FD)之间设置有用于把这两个FD连接起来的连接晶体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3-197989 A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在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FD之间设置有连接晶体管,由此将布置于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像素的像素信号相加。然而,上述固态摄像元件难以对布置于除垂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上的多个像素执行像素相加。例如,在拜耳阵列中,多个绿色(G)像素布置于对角线方向上,但是上述固态摄像元件难以将这些像素的像素信号相加。于是,在上述固态摄像元件中,存在着像素相加的对象的布置方向被限制于垂直方向并且缺乏灵活性的问题。
本技术是鉴于上面这种状况而创建出来的,并且本技术期望在用于执行像素相加技术的固态摄像元件中能够提高相加对象的布置方向的灵活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态摄像元件,其包括: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它们布置在与预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它们布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并且与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邻;第一连接电路,其被构造为选择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将所选择的第一浮动扩散层连接到预定的第一配线;第二连接电路,其被构造为选择所述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将所选择的第二浮动扩散层连接到所述第一配线;和输出电路,其被构造为输出与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和所述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浮动扩散层的电荷量相对应的输出信号。这带来了能够提高像素相加的对象的灵活性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晶体管,其被构造为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中的一者连接到所述第一配线;和第二连接晶体管,其被构造为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一对第一浮动扩散层中的另一者连接到所述第一配线。而且,所述第二连接电路可以包括:第三连接晶体管,其被构造为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将所述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中的一者连接到所述第一配线;和第四连接晶体管,其被构造为根据第四控制信号将所述一对第二浮动扩散层中的另一者连接到所述第一配线。这带来了四个浮动扩散层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分别连接到第一配线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和所述第三连接晶体管之间可以设置有复位晶体管,并且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连接晶体管之间可以设置有选择晶体管。这带来了连接晶体管能够连接到安装于垂直方向上的第一配线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和所述第三连接晶体管可以被设置为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彼此邻接,并且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连接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连接晶体管之间可以设置有选择晶体管。这带来了能够减少配线数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未经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6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