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5527.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淳;绵寿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4/1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所公开的电池的正极板(40)以及负极板(50)包含连成一列的正极单位(40a)以及负极单位(50a)。通过将相邻的2个正极单位(40a)的边界部和相邻的2个负极单位(50a)的边界部作为折弯部(40ab)以及(50ab)来将极板向相反方向折弯,从而将极板曲折地折弯。配置极板以及分隔件(60),使得正极单位(40a)的活性物质层和负极单位(50a)的活性物质层夹着分隔件(60)对置,折弯部(40ab)和折弯部(50ab)夹着分隔件(60)对置。正极单位(40a)所相连的方向上的正极单位(40a)的长度比负极单位(50a)所相连的方向上的负极单位(50a)的长度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过去以来,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在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等中。在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示例中,包含利用了卷绕式的电极群的电池和利用了曲折地折弯的电极群的电池。卷绕式的电极群是通过用正极板和负极板夹着分隔件将它们卷绕而形成的。利用了曲折地折弯的电极群的电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正极板所延伸的方向和负极板所延伸的方向错开90°配置并将它们折叠来形成电极群的示例(参考专利文献1的图2)。在该示例中,并未在极板当中的折弯的部分形成活性物质层(参考专利文献1的图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6-763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曲折地折弯的电极群中,在并未在电极板的折弯部分形成活性物质层的情况下,该部分对电池容量没有帮助。另一方面,在折弯部分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情况下,由于重复进行充放电,有时会在折弯部分析出锂金属。这样的锂金属析出有可能会招致电池短路、电池容量降低。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是利用了曲折地折弯的电极群的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且电池容量以及可靠性高。
研讨的结果是,本申请的发明者们发现,通过采用特定的构造,能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基于该新的见解。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扁平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扁平形的壳体;和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正极板、负极板、分隔件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板包含连成一列的3个以上的正极单位,所述负极板包含连成一列的3个以上的负极单位,所述3个以上的正极单位分别包含正极集电体和配置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3个以上的负极单位分别包含负极集电体和配置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通过将相邻的2个所述正极单位的边界部分别作为第1折弯部来将所述正极板向相反方向折弯,从而将所述正极板曲折地折弯,通过将相邻的2个所述负极单位的边界部分别作为第2折弯部来将所述负极板向相反方向折弯,从而将所述负极板曲折地折弯,在所述第1以及第2折弯部上分别配置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配置所述正极板、所述负极板以及所述分隔件,使得所述正极单位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单位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夹着所述分隔件对置,且所述第1折弯部和所述第2折弯部夹着所述分隔件对置,所述正极单位所相连的方向上的所述正极单位的长度X比所述负极单位所相连的方向上的所述负极单位的长度Y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5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敏记录体
- 下一篇:产品输配设备的口含式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