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76405.7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6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诚;大村理;石成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8;H01Q1/42;H01Q1/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宋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装置 | ||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包括天线元件的天线被部署在与由电导体形成并被配置成固定天线的固定构件相比更靠近外部壳体的开口的位置处,并且被配置成向天线供应电力的供电单元和天线元件的定位在供电单元侧的第一区域被部署成与包括天线元件的开放端部的第二区域相比更靠近固定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从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向外放射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装置通常带有无线通信功能。例如,通过对放射线进行放射而使人体(活体)器官内部可视化的数字射线照相装置(digital radiography,DR)能够进行远程操作,诸如从PC进行图像捕获操作,并且能够通过无线LAN或蓝牙(R)将捕获的图像传送到PC。
无线通信装置涉及如下问题:当将由电导体形成的组件(构件)部署在无线电天线附近时,在通信频率处的无线电波的放射量降低。DR通常由金属外部壳体包封,在天线附近有开口,从而减小尺寸和厚度并增强抗跌落冲击性。此外,在天线附近,部署有板状的导电构件。导电构件被用作固定天线的固定构件。通过具有上述结构,DR还涉及无线电波的放射量在通信频率处显著减小的问题。
作为防止这种无线电波放射量减小的措施之一,例如,已知增大供应给天线的电力以弥补放射电力减小从而增大在通信频率处的无线电波放射量的方法,如NPL 1中所述。
[引文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 1:Controlling radiated emissions by design,第238页,在MitsutoshiHatori的监督下编写,Maruzen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6月30日出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当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发射的高功率电磁波进入人体并被人体吸收时,人体的温度会局部升高。有人指出,人体温度的局部升高可以增大例如白内障发作的风险。因而,被人体吸收的电磁波能量的限制由各国根据比吸收率(SAR)值来确定。常规技术涉及以下问题:当为了防止在通信频率处的无线电波的放射量的减小而增大向天线供应的电力时,SAR值大于界限。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SAR值并且能够防止无线电波的放射量的减小的无线通信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天线,包括天线元件;固定构件,由电导体形成并被配置成对天线进行固定;供电单元,电连接到天线并被配置成向天线供应电力;以及外部壳体,由电导体形成并被配置成对天线、固定构件和供电单元进行包封,外部壳体具有用于允许来自天线的电磁波从外部壳体向外放射的开口,其中天线被部署在与固定构件相比更靠近外部壳体的开口的位置处,并且供电单元和天线元件的定位在供电单元侧的第一区域被部署在与包括天线元件的开放端部的第二区域相比更靠近固定构件的位置处,所述开放端部定位在天线元件的与供电单元相对的一侧。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将被澄清。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示例的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包括同轴线缆、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3是从图1的z方向查看的天线在xy平面上的截面视图。
图4A是图示图1中所示的天线和人体的相邻区域中的电磁场分布的概念图。
图4B是图示图1中所示的天线和人体的相邻区域中的电磁场分布的概念图。
图5A是图示由图1中所示天线形成的电场的分布的概念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6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