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热传递装置的电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1994.X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4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J·布乔尔斯基;S·埃瓦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万欣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递 装置 电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传递装置(13)的电子系统(1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尤其机动车,在其中使用了这样的电子系统(10)。电子系统(10)包括壳体(11)、布置在壳体(11)中的电子部件(12)和用于将热从电子部件(12)传输到壳体(11)的热传递装置(13)。热传递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梳状或刷状热耦合器(14,15),用于借助于热传导进行热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传递装置的电子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尤其机动车,在其中使用了这样的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机动车中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其例如用于安全功能、辅助功能或巡航功能。这种传感器的示例是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摄像机。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传感器可能必须调整或完全关掉其功能,以便保护内部电子设备免于过热。由此可能出现必须停用安全功能、辅助功能或巡航功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冷却传感器,或通过适当的措施导出所产生的热。
就此而言,DE 11 2014 005 550 T5描述了一种热传递设备,其将发热元件与热辐射元件耦合,并将热从发热元件传递到热辐射元件。热传递设备包括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元件和热导体。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元件包括多个碳纳米管和多个碳纤维,它们混入到基本材料中并彼此形成为复合物。相应的碳纤维借助于碳纳米管相互交联。热导体具有柔性端部,该柔性端部嵌入在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元件中。所嵌入的端部通过碳纳米管与在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元件中的碳纤维交联。
通常,电子部件布置在控制器内,或更普遍地布置在壳体内。此外,这些电子部件可以实施为可移动的,以便例如能够补偿安装公差。例如,在激光雷达传感器中,两个激光雷达头能够可移动地布置在传感器壳体中。在这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电子部件可能没有被充分冷却。
在该背景下,DE 195 20 938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在结构元件和冷却体之间的热耦合的布置结构,其中可热接触的表面的平面偏离于平行度和标称距离。设置有两个互补的、带有间隙地蜿蜒地相互接合的热传递单元。热传递单元中的一个刚性地固定在冷却体处。另一个热传递单元被弹性加载地平面地与结构元件的可热接触的表面连接。
US 5,787,976描述了一种用于在热源和散热部之间的热耦合的热耦合器。热耦合器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基底具有第一表面。多个第一通道被蚀刻到第一表面上,以便形成多个第一肋和第一基部。第一基部可以与热源热接触。第二基底具有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蚀刻在其中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形成多个第二肋和第二基部。第二基部可以与散热部热接触。第一肋和第二肋在它们相互联接时提供从热源到散热部的导热路径。
在目前可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中,使用具有相互接合的肋的热耦合器,以便将热从激光雷达头导出到壳体。热传递在此借助于热辐射进行。然而,激光雷达头仅可以在一个轴线上旋转。这具有需要外部调校装置的缺点。仅在使用多个相互耦合的热耦合器时,才可以利用该方案实现围绕两个轴线的运动。然而,这与高成本相关联,并且需要相对较大的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系统中的热传递的改善的解决方案。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系统来实现。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 壳体;
- 布置在壳体中的电子部件;和
- 用于将热从电子部件传输到壳体的热传递装置,其中,该热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梳状或刷状热耦合器,用于借助于热传导进行热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未经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1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