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1980.8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宏宇;司昆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壳体 | ||
提供具备保持闩锁于被闩锁部件的闩锁部的强度并同时适合于弹性变形的闩锁臂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闩锁臂。闩锁臂具有闩锁臂主体和闩锁突起。壳体主体通过将第1材料21A注入至金属模具的腔70的壳体主体部71内来成形。闩锁臂主体通过将与壳体主体部71内相同的第1材料21A注入至腔70的闩锁臂主体部721内来成形。闩锁突起通过将第2材料22A注入至腔70的闩锁突起部722内来成形。第2材料22A是刚性比第1材料21A更高的材料。而且,在第1材料与第2材料接触的过渡区域T中,第1材料与第2材料的混合比率连续地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闩锁臂的连接器壳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地采用具备例如卡止于对方壳体等被闩锁部件而防止该被闩锁部件脱落的闩锁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壳体。该闩锁臂具有闩锁部,闩锁部从壳体主体以悬臂梁形状延伸,在该悬臂梁的中间部卡止于被闩锁部件。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使用双色成形技术,具备由硬质材料组成的壳体主体和由与该硬质材料不同的软质材料组成的铰链。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不同的树脂材料从成形金属模具的多个浇口(注入口)注入的成形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1374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2-186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7-1777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卡止于对方壳体等被闩锁部件时,闩锁臂需要暂且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该闩锁臂选定在适度的操作力下发生弹性变形的某种程度软质的材料。
在此,为了满足连接器壳体的小型化的要求,考虑缩短闩锁臂的长度。在此情况下,闩锁臂需要在长度短时得到足够的弹性变形量。为了满足此,采用更软质的材料。
另一方面,关于作为闩锁臂的一部分的、闩锁于被闩锁部件的闩锁部,即使不慎的力起作用,直至既定强度的力,也需要保持与被闩锁部件的闩锁。因此,如果采用软质材料,则在不慎的力起作用时,产生闩锁部开裂或缺损而不能保持闩锁的风险。
作为由分别适合的各别的材料形成闩锁臂主体和闩锁部的手段,考虑将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双色成形的技术适用于闩锁臂。然而,双色成形经历两次成形工序,因而变得成本高。另外,在双色成形中,闩锁臂主体和闩锁部容易在它们的接合部分处分离,在施加不慎的力时,闩锁部有可能缺损。
另外,在上载的专利文献3中,不存在对于连接器壳体的公开。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保持闩锁于被闩锁部件的闩锁部的强度并同时适合于弹性变形的闩锁臂的连接器壳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关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主体;和
闩锁臂,其具有由第1材料形成并从壳体主体以悬臂梁形状延伸且相对于壳体主体发生弹性变形的闩锁臂主体、和由刚性比第1材料更高的第2材料形成并从闩锁臂主体突出且对被闩锁部件进行闩锁的闩锁部,
在第1材料与第2材料的边界区域中,具有第1材料与第2材料的混合比率连续地变化的过渡区域。
由能够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的第1材料形成闩锁臂,与此同时,由刚性比该第1材料更高的第2材料形成闩锁部。至此,能够是双色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1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抗酸剂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热传递装置的电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