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鞋类物品的缓冲元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4104.2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侯赛因·A·巴格达迪;杰伊·康斯坦丁诺;埃洛伊丝·E·马里奥特;约瑟夫·托马斯·穆特;布莱恩·G·普列沃;布拉德雷·C·塔特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04;B29D35/12;B32B27/06;B32B5/20;C08J9/34;C08J9/36;C08J9/12;C08L67/02;C08L7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高瑜;郑霞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鞋类 物品 缓冲 元件 | ||
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元件包括:
第一泡沫部件,所述第一泡沫部件具有外表面,所述泡沫部件包括发泡的第一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发泡的第一热塑性组合物是具有开孔泡沫微观结构的多孔泡沫;以及
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包含第二热塑性组合物,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泡沫部件的所述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其中所述聚合物层在所述第一泡沫部件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防水屏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按照使用吸水能力测试方法确定的,所述缓冲元件具有的在5分钟时的吸水能力比缺乏所述聚合物层的等同缓冲元件在5分钟时的吸水能力小至少2个百分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脲弹性体、热塑性聚醚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热塑性聚苯乙烯弹性体、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热塑性聚酰亚胺弹性体、其任何共聚物或其任何共混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组合物包含一种或更多种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组合物包含(i)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ii)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其任何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第二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包含:
(a)多于一个第一链段,每个第一链段衍生自二羟基封端的聚二醇;
(b)多于一个第二链段,每个第二链段衍生自二醇;以及
(c)多于一个第三链段,每个第三链段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包含:
(a)多于一个第一共聚酯单元,所述多于一个第一共聚酯单元中的每个第一共聚酯单元包括衍生自二羟基封端的聚二醇的第一链段和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第三链段,其中所述第一共聚酯单元具有由式1表示的结构:
其中R1是从所述第一链段的聚(环氧烷)二醇中除去末端羟基基团之后剩余的基团,其中所述第一链段的所述聚(环氧烷)二醇是具有约400至约6000的数均分子量的聚(环氧烷)二醇;并且其中R2是从所述第三链段的所述芳香族二羧酸中除去羧基基团之后剩余的基团;以及
(b)多于一个第二共聚酯单元,所述多于一个第二共聚酯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共聚酯单元包括衍生自二醇的第二链段和衍生自芳香族二羧酸的所述第三链段,其中所述第二共聚酯单元具有由式2表示的结构:
其中R3是从所述衍生自二醇的第二链段的所述二醇中除去羟基基团之后剩余的基团,其中所述二醇是具有小于约250的分子量的二醇;并且其中R2是从所述第三链段的所述芳香族二羧酸中除去羧基基团之后剩余的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并且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和所述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组合物不含或基本上不含填料,或者不含或基本上不含成核剂和填料两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41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供给装置和气体供给方法
- 下一篇: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锂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