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Cell波束故障恢复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80063487.1 申请日: 2020-09-26
公开(公告)号: CN114846896A 公开(公告)日: 2022-08-02
发明(设计)人: J·勒尔;H·钟;V·南吉亚;P·巴苏·马利克;R·古奇博特拉 申请(专利权)人: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W74/08 分类号: H04W74/08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林彦
地址: 新加坡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scell 波束 故障 恢复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用于SCell波束故障恢复的设备、方法及系统。一种设备(400)包含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SCell(125)通信的收发器(425)。所述设备(400)包含从无线通信网络(210)接收(605)5SR配置的处理器(405),所述SR配置包括一组PUCCH资源,其中所述SR配置对应于一或多个逻辑信道。所述处理器(405)检测到(610)已为所述SCell(125)触发波束故障程序。所述处理器(405)响应于确定不存在可用于传输波束故障MAC CE的新传输的UL‑SCH资源而触发(615)用于SCell波束故障恢复的调度请求。所述处理器(405)响应于触发用于SCell波束故障恢复的所述调度请求而在所述SR配置的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620)SR。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此申请案主张约阿希姆·洛尔(Joachim Loehr)、郑慧琼(Hyejung Jung)、维杰·南吉亚(Vijay Nangia)、普拉泰克·巴苏·马利克(Prateek Basu Mallick)及拉维·库奇博特拉(Ravi Kuchibhotla)的标题为“针对SCell的波束故障恢复程序(Beam FailureRecovery Procedure for SCell)”且于2019年9月26日申请的第62/906,57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标的物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且更具体来说涉及有效SCell波束故障恢复。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其中的至少有一些在以下描述内提及:第三代合作伙伴关系项目(“3GPP”)、第五代核心网络(“5GC”)、第五代系统(“5GS”)、5G QoS指标(“5QI”)、认证、授权及计费(“AAA”)、肯定-确认(“ACK”)、应用功能(“AF”)、接入及移动管理功能(“AMF”)、天线面板(“AP”)、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接入层(“AS”)、基站(“BS”)、缓冲器状态报告(“BSR”)、码分多址(“CDMA”)、控制元素(“CE”)、核心网络(“CN”)、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道状态信息(“CSI”)、CSI参考信号(“CSI-RS”)、双连接(“DC”)、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DL”)、解调参考信号(“DM-RS”)、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不连续传输(“DTX”)、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eICIC”)、演进节点B(“eNB”)、演进分组核心(“EPC”)、演进分组系统(“EPS”)、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保证比特率(“GBR”)、新一代(即5G)节点B(“gN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全球定位系统(“GPS”)、通用公共服务标识符(“GPSI”)、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家庭用户服务器(“HSS”)、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标识符(“ID”)、信息元素(“IE”)、工业物联网(“IIOT”)、物联网(“IoT”)、关键性能指标(“KPI”)、层1(“L1”,也称为物理层)、层1标识符(“L1 ID”)、层2(“L2”,也称为链路层)、层2标识符(“L2 ID”)、层3(“L3”,也称为网络层)、逻辑信道(“LCH”)、LCH优先级(“LCP”)、长期演进(“LTE”)、机器学习(“ML”)、移动性管理(“MM”)、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否定确认(“NACK”)或(“NAK”)、非接入层面(“NAS”)、新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用于5GS网络的RAN)、神经网络(“NN”)、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例如,包含一或多个S-NSSAI值的矢量值)、新无线电(“NR”,一种5G无线电接入技术;也称为“5G NR”)、观察到达时间差(“OTDoA”)、PC5 5QI(“PQI”,对应于通过PC5接口进行NR V2X通信的QoS)、分组数据网络(“PDN”)、分组数据单元(“PDU”,结合‘PDU会话’使用)、PC5 QoS流指示符(“PFI”)、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PC5链路标识符(“PLI”)、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QoS流指示符(“QFI”)、体验质量(“QoE”)、服务质量(“QoS”)、随机接入信道(“RACH”)、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秩指示符(“RI”)、RAN智能控制器(“RIC”)、无线电链路监测(“RLM”)、无线电网络信息(“RNI”)、RNI服务(“RNIS”)、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接收信号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接收(“RX”)、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侧链路CSI RS(“S-CSI-RS”)、服务网关(“S-GW”)、信干噪比(“SINR”)、侧链路(“SL”)、侧链路参考信号(“SL-RS”)、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侧链路同步信号块(“SL-SSB”)、会话管理(“SM”)、会话管理功能(“SMF”)、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服务提供商(“SP”)、半持久调度(“SPS”)、探测参考信号(“SRS”)、侧链路接收信号接收功率(“S-RSRP”)、同步信号(“SS”)、同步信号块(“SSB”)、输送块(“TB”)、传输配置指示符(“TCI”)、到达时间差(“TDoA”)、传输(“TX”)、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统一数据管理(“UDM”)、用户数据存储库(“UDR”)、用户实体/装备(移动终端)(“UE”)、上行链路(“UL”)、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用户平面(“U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UL到达时间差(“UTDoA”或“U-TDoA”)、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车对万物(“V2X”,V2X通信涵盖V2V及V2I两者)、车对基础设施(“V2I”)、车对车(“V2V”)、能够使用3GPP协议进行车通信的UE(“V2X UE”)以及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如本文使用,“HARQ-ACK”是指HARQ反馈可共同代表肯定确认(“ACK”)及否定确认(“NACK”)以及不连续传输(“DTX”)。ACK意指TB被正确接收,而NACK(或NAK)意指TB被错误接收。DTX意指未检测到T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3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