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电流端子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1599.3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A.J.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梯克纽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22 | 分类号: | H01R13/422;H01R13/52;H01R13/53;H01R13/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端子 组件 | ||
一种大电流端子组件,其包括:端子,该端子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径向朝外的表面;以及至少部分地环绕该端子的护罩,该护罩包括布置在第一端附近的第三端、形成第一凸缘的第四端、以及形成径向朝内的表面的第一孔,其中所述端子布置在该第一孔中,并且所述径向朝内的表面可操作地布置成与所述径向朝外的表面接合。
对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斯德哥尔摩法案》的第4条和第8条的规定要求于2019年9月17日提交的第62/901,58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专利申请通过引用整体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和其它大电流环境中的大电流端子。
背景技术
端子是引自部件、设备或网络的导线的终点。端子也可指在该端点处作为导体的可重用接口并产生外部电路的连接点的电气连接器。端子可以仅是导线的末端,或者也可配有连接器或紧固件。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大电流端子技术的需求也在增长。通常,电动车辆由直流(DC)电池提供动力,该直流电池用于驱动电动机。电动汽车使用逆变器将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AC)电能。逆变器可通过调节交流电的频率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因此,电源逆变器是电动汽车中的一个关键部件。此外,由于电动车辆使用大电流电路,因此端子的损坏可能极其危险。例如,若在逆变器的大电流端子的镀镍层中存在划痕、凿槽、凹痕等,则在该缺陷的位置会产生电弧,导致烧断连接甚至火灾。因此,保护大电流端子的镀层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可能发生镀层损坏的电动车辆制造和装配期间。
因此,长期以来一直需要一种具有更高耐用性和安全性的大电流端子组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所示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端子组件,其包括:端子,该端子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径向朝外的表面;以及至少部分地环绕该端子的护罩,该护罩包括布置在第一端附近的第三端、形成第一凸缘的第四端、以及形成径向朝内的表面的第一孔,其中所述端子布置在该第一孔中,并且所述径向朝内的表面可操作地布置成与所述径向朝外的表面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朝外的表面包括靠近第一端的第一凹槽,所述径向朝内的表面包括靠近第三端并在第一径向方向上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该突起可操作地布置成与第一凹槽接合以将护罩连接至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接合防止护罩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相对于端子的轴向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起形成在第一轴向方向上沿着第一径向方向(即,径向向内)延伸的截头圆锥形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朝外的表面还包括第二凹槽,第一密封件布置在该第二凹槽中,并且可操作地布置成与所述径向朝内的表面接合,以对端子和护罩形成流体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包括第二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电流端子组件还包括布置在第二孔中的衬套,其中该衬套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材料,所述护罩包括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二材料,并且所述第一硬度大于所述第二硬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还包括横贯所述径向朝外的表面的径向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罩还包括在第一径向方向上从所述径向朝内的表面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可操作地布置成与所述径向表面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还包括轴向表面,该轴向表面可操作地布置成与所述第二凸缘接合,以防止护罩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相对于端子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朝外的表面还包括凹槽,并且密封件布置在该凹槽中,并且可操作地布置成与逆变器壳体的孔接合,以对护罩和逆变器壳体形成流体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附近的第二孔和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附近的第三孔。
根据本文所示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端子组件,其包括护罩,该护罩包括第一端;形成第一凸缘的第二端;至少部分地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孔,该第一孔形成径向朝内的表面;以及布置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在第一径向方向上从所述径向朝内的表面径向向内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梯克纽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梯克纽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1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服务基础设施部署微服务
- 下一篇:包括螺旋天线的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