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采血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及相关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1570.5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君;曾华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朗梅尔松根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A61B5/15;A61M2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张一舟 | 
| 地址: | 德国梅***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静脉 导管 组件 相关 方法 | ||
具有血液采样和导管插入术能力的外周静脉(IV)导管组件可以具有血液采集保持器(106),该血液采集保持器具有附接到导管毂(102)的针毂(106a)。导管组件和血液采样保持器的组合可以被称为导管和保持器组件(85)。在插管术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针和血液采集保持器进行血液采样。在血液采样之后,可以移除血液采集保持器(106)和针(108),留下导管毂(102)与患者在一起,用于IV输注。导管毂(102)可以是直导管毂,或者可以包括侧流体端口(500),用于作为一体式IVC使用。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涉及血液采集保持器,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外周静脉(“IV”)导管的血液采集保持器。特别地,该装置、系统和方法涉及一种血液采集保持器,该血液采集保持器充当用于IV导管的导管插入术的插管毂。
背景技术
导管通常用于各种输注治疗。例如,导管用于将流体(例如生理盐水、各种药物和全肠外营养物)注入患者体内,从患者体内抽血,或监测患者脉管系统的各种参数。在将导管放置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之后,IV流体源可连接到导管适配器或导管毂,从而打开血液控制阀。这样连接后,来自IV源的流体可以开始通过导管流入患者体内。
对于许多住院并接受导管插入术的患者,他们还将接受单独的血液采样程序。这样,患者将经历两个单独的程序,其包括(a)血液采样和(b)使用IV导管的输注治疗。取决于医院中使用的装置,两个独立的程序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一次以上的针刺。
目前,一些IV导管可以允许将单独的注射器附接到IV导管的插管毂上。插管毂可以具有在插管毂的近端处的可移除血液塞组件。注射器因此可以附接到插管毂的近端,并且注射器可以用于通过IV导管抽血。在注射器填充血液之后,注射器然后可以与插管毂分离。然后,填充血液的注射器可以连接到皮下注射针,并且针可以插入到真空管中,该真空管在相关行业中通常称为真空采血管,用于将血液注入到真空采血管中以进行血液采样。
发明内容
对于血液采样和输注治疗的两个单独的程序,可能存在由所述程序产生的两组危险的医疗废物。另外,在血液采样和输注治疗是对患者进行的单独的程序的情况下,患者可能经受至少两次针刺。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涉及一种组合装置。该组合装置可以被称为导管和保持器组件。导管和保持器组件可以在仅单次针刺内执行多个医疗程序,否则这些程序需要多个针刺。
导管和保持器组件可以包括导管毂,所述导管毂具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附接到血液采集保持器,所述血液采集保持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接收真空采血管,并且其中,具有尖锐的远侧末端和尖锐的近侧末端的针穿过导管和血液采集保持器两者,使得尖锐的远侧末端位于导管管体开口的远侧,并且尖锐的近侧末端位于血液采集保持器的内部空间内。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包括一种导管和保持器组件,其包括:导管毂,所述导管毂具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具有附接到所述导管毂的远侧开口;针,所述针包括尖锐的远侧针末端和尖锐的近侧针末端,并且其中,所述尖锐的远侧针末端突出到所述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之外;以及血液采集保持器,所述血液采集保持器具有毂和壳体,所述毂具有孔,所述针穿过所述孔,所述壳体具有尺寸被设计成接收真空采血管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导管毂与所述血液采集保持器接触,并且所述尖锐的近侧针末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内。
针可以包括位于尖锐的远侧针末端的近侧的凹口。
血液采集保持器可以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端壁和侧壁,并且毂可以与端壁成一体。
当导管组件处于使用就绪位置时,尖锐的近侧针末端可以位于血液采集保持器的内部空间中。
可变形护罩可以被保持在血液采集保持器的内部空间中,该可变形护罩可以覆盖尖锐的近侧针末端。
血液采集保持器可包括在使用就绪位置突出到导管毂中的突出部。
针的在血液采集保持器的远侧延伸并具有用于静脉穿刺的尖锐远侧末端的部分可以比针的延伸到血液采集保持器中的部分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朗梅尔松根股份公司,未经贝朗梅尔松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1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