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膜元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1347.0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0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秀;高木健太朗;誉田刚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63/10 | 分类号: | B01D63/10;C02F1/44;C02F103/0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泽洲;张一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元件 | ||
1.一种分离膜元件,至少具备集水管、分离膜、供给侧流路件、透过侧流路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供给侧流路件被配置于前述分离膜的两个面之间,形成供给侧流路,
前述供给侧流路件为,沿一方向排列的由纤维状物A构成的多个纤维状列X、及沿与前述纤维状列X不同的方向排列的由纤维状物B构成的多个纤维状列Y互相立体交叉而形成有交点的网形状,
前述纤维状物A及前述纤维状物B的至少一方沿长度方向具有粗径部和细径部,
前述纤维状物A及前述纤维状物B的至少一方由包括任意的纤维状列的、在沿该任意的纤维状列的长度方向的纵截面上、前述纤维状列X及前述纤维状列Y的交点部间的中央部的直径比前述粗径部细的线构成,
供给侧流路面积率为45~65%,
并且,从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平面沿厚度方向观察时,任意的交点与相邻的交点间的纤维为从一方向另一方锥状地扩径的锥状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锥状纤维的锥度率为1/20~1/3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锥状纤维为从原水侧向浓缩水侧末端变细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刚软度(m)为0.07m以上0.14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空隙体积v相对于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厚度与面积的积所表示的总体积V的比例为90~97%的范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分离膜元件的供给侧流路体积F相对于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空隙体积v的比例为90%以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相对于原水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交点部的间隔为3~5mm的范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相对于原水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交点部的间隔为4~8mm的范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任意的纤维状物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横截面Z上,前述供给侧流路件的前述任意的纤维状物的最大径W1与相对于前述最大径W1垂直的方向的最大径W2满足1.2<W1/W2<3.0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透过侧流路件为圆形针织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13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