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59485.5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2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美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07 | 分类号: | A61B1/07;G02B23/2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照明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利用效率高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本发明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其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与光导件的端面相接而设置,其中,具有设置于光导件的端面并扩散来自光导件的光的扩散板,扩散板具有形成于光导件侧的表面的扩散面及引导通过扩散面扩散的光的导光部,扩散面由全息扩散板构成,导光部由蓝宝石玻璃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用于进行活体内部的观察和治疗等的医疗用内窥镜为首的内窥镜装置中,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照明窗和观察窗,从照明窗射出照明光并通过观察窗来获取观察图像。例如,来自氙气灯、激光光源及发光二极管(LED)等光源装置的光通过光纤等光导件引导至照明窗并射出。
在内窥镜的光导件的前端部配置有照明光学系统。通过光导件引导的光被直接射出时,光的射出角度的范围狭窄,导致光的照射范围变窄。因此,在光导件的前端部配置照明光学系统,对光进行扩散来扩大光的照射范围。
作为这样的照明光学系统,利用组合多个透镜而成的照明光学系统及配置有对光进行扩散的部件的照明光学系统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内窥镜装置,其具备检测光传输损失的功能,所述内窥镜装置具备:第1光源;第1导光部件,导入第1光源的输出光并引导至插入到受检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波长转换部件,配置于第1导光部件的光射出端;第2光源;第2导光部件,导入第2光源的输出光并引导至插入部的前端;光扩散部件,配置于第2导光部件的光射出端;光源驱动机构,生成与分别设定于第1光源及第2光源的目标光量相应的驱动信号,驱动第1光源及第2光源;温度传感器,检测基于来自波长转换部件及光扩散部件的发热的温度;存储机构,存储基于与第1光源的驱动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发热的第1温度变化率及基于与第2光源的驱动信号的强度对应的光扩散部件的发热的第2温度变化率;及光传输损失检测机构,对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的第3温度变化率和第1温度变化率及第2温度变化率进行比较,第3温度变化率与第1温度变化率一致时,判定为在第2导光部件产生了光传输损失,第3温度变化率与第2温度变化率一致时,判定为在第1导光部件产生了光传输损失。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内窥镜用投光单元,其设置于内窥镜的前端部并朝向受检体照射照明光,其中,所述内窥镜用投光单元具备:波长转换部件,通过吸收规定波长的光的一部分并进行波长转换来生成荧光,并使剩余的光透过,由此射出包含规定波长的光和荧光的照明光;及束散角放大部,使从波长转换部件射出的照明光散射来散射来放大照明光的束散角。
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束散角放大部为在树脂中混入填料而成的部件。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3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32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得知如下内容,即,利用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那样的在树脂中混入填料而成的扩散部件扩散通过光导件引导并射出的光时,光的利用效率并不充分。若光的利用效率低,则产生发热量变大的问题。
具体而言,填料为各向同性散射体,因此入射于填料的光向所有方向扩散。因此,向射出方向以外的方向散射的光也变多,导致效率降低。并且,还采取在出射面以外的面设置反射板来使向射出方向以外的方向散射的光反射的措施,但该光再次接触到填料而各向同性散射。光反复进行这种基于反射板的反射和基于填料的各向同性散射而向外部射出,但由于反复进行多次反射及散射,因此导致效率变差。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基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光的利用效率高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9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