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气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53236.5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矢野阳三;高桥拓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K24/04 | 分类号: | F16K24/04;F16J15/1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张泉陵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构造 | ||
通气构造(1a)具备壳体(10a)和通气部件(20a)。壳体(10a)具有在安装孔(11)中形成柱状空间(11c)的侧面的第一面(12)。通气部件(20a)以堵塞安装孔(11)的方式装配于壳体(10a)。通气部件(20a)具有壳体(10a)的内部空间(15u)与外部空间(15s)之间的通气路(21)。通气部件(20a)具备支撑部(23)、通气膜(22)、突出部(24)及密封构件(25)。支撑部(23)在俯视下包围通气路(21)。突出部(24)从支撑部(23)向壳体(10a)的内部空间(15u)突出并且插入于安装孔(11)。密封构件(25)配置于突出部(24)的外周,将第一面(12)与突出部(24)之间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气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具有开口的壳体装配有通气部件的通气构造。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具有通气用的开口部的壳体和安装于开口部的通气构件的通气构造。在开口部以随着从壳体的内部空间侧靠近外部空间侧而开口径扩大的方式形成有锥面。通气构件具备通气膜、支撑通气膜的支撑体及设置于支撑体的腿部的根部的密封环。密封环通过夹在支撑体与壳体之间而沿着锥面变形。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预定的通气构件固定于壳体的通气壳体。通气构件具有支撑部和插入部。支撑部支撑通气膜。插入部向壳体的开口部插入。插入部沿着周向而被分割成多个。在支撑部的与壳体相向的面能够设置O型圈等密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7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474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技术从抑制密封环或密封部中的密封用的接触面积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减小的观点来看具有再研究的余地。
于是,本发明提供密封构件的密封用的接触面积不容易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减小的通气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通气构造具备:壳体,具有安装孔,且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在所述安装孔中形成柱状空间的侧面,或者在所述安装孔中形成孔径随着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侧接近外部空间侧而减小的锥面;及通气部件,以堵塞所述安装孔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部空间之间的通气路,所述通气部件具备:环状的支撑部,在俯视下包围所述通气路;通气膜,将所述通气路以能够通气的方式堵塞;突出部,从所述支撑部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并且插入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壳体接触;及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外周,将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突出部之间的间隙密封。
另外,本发明提供通气构造具备:壳体,包括向外方突出的外方突出部,具有形成于所述外方突出部的顶部的安装孔;及通气部件,以堵塞所述安装孔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通气路,所述通气部件具备:环状的支撑部,在俯视下包围所述通气路;通气膜,将所述通气路以能够通气的方式堵塞;突出部,从所述支撑部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并且插入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壳体接触;环状的侧部,在俯视下包围所述外方突出部;及密封构件,将所述外方突出部的侧面与所述侧部之间的间隙密封。
发明效果
在上述的通气构造中,密封构件的密封用的接触面积不容易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通气构造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通气构造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通气构造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3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