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螺纹的牙科植入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9441.4 | 申请日: | 202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H·理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多健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吴鹏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螺纹 牙科 植入 | ||
牙科植入物(1)包括沿纵向轴线(I‑I)在冠状端(2a)与顶端(2b)之间延伸的植入物主体(2),该植入物主体(2)包括芯部(3),具有至少一个螺线(F1,F2)的螺旋状螺纹(4)沿该芯部延伸,该牙科植入物(1)具有至少一个部段(T2,T3),其中螺纹(4)具有在冠状端(2a)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的高度(H)并且芯部(3)在顶端(2b)的方向上逐渐变细,所述至少一个螺线(F1,F2)具有朝向牙科植入物的顶端(2b)定向的顶面(SA1,SA2)、朝向牙科植入物(1)的冠状端(2a)定向的冠状面(SC1,SC2)以及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螺线(F1,F2)的顶面(SA1,SA2)和冠状面(SC1,SC2)的外围侧面(SLP1,SLP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线(F1,F2)的顶面(SA1,SA2)在沿纵向轴线(I‑I)的截面中具有根据顶距重复的第一轮廓;‑所述至少一个螺线(F1,F2)的冠状面(SC1,SC2)在沿纵向轴线(I‑I)的截面中具有根据冠距重复的第二轮廓。根据本发明,在所述至少一个部段(T2,T3)中,顶距大于冠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植入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旨在插入到患者的上颌骨或下颌骨中以接纳和承载牙科假体的牙科植入物。
背景技术
当将植入物插入到患者的上颌骨或下颌骨时,重要的是获得尽可能好的植入后稳定性(也称为初级稳定性)以便能尽快或甚至立即—也就是说在骨定植植入物的侧面之前—装载所述植入物。
植入物的初级稳定性尤其取决于它被植入其中的骨的密度。
当骨为低密度(根据Misch分类通常为密度D3或D4)时,借助于钻头在上颌骨或下颌骨中产生柱形孔,然后将牙科植入物的骨内部分插入到该孔中,该骨内部分具有比形成在骨内形成的孔的体积大的体积。例如,可以使用已知的牙科植入物,其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在冠状端与顶端之间延伸的植入物主体,所述植入物体部具有芯部,具有至少一个螺线的螺旋状螺纹沿着该芯部延伸,所述牙科植入物具有至少一个部段,其中螺纹的高度沿冠状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芯部沿顶端的方向逐渐变细,所述至少一个螺线具有朝牙科植入物的顶端定向的顶面、朝牙科植入物的冠状端定向的冠状面和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的顶面和冠状面的外围侧面。例如文献EP 1 624 826中描述了这种牙科植入物。该牙科植入物通常具有顶端,其截面基本上等于柱形孔的截面。在其插入期间,牙科植入物在骨内形成的孔的外围逐渐压缩骨,使得初级稳定性提高。
然而,当这种牙科植入物插入到更大密度(根据Misch分类通常为密度D1或D2)的骨内时,骨的密度使得骨更不容易被压缩,结果牙科植入物的穿透需要高得多的旋拧扭矩,有时扭矩太高而无法由牙科植入物在不损坏的情况下承受(特别是在其允许通过旋转驱动将其拧入的连接装置处)。
文献EP 1 624 826描述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牙科植入物。该牙科植入物的所述至少一个螺线因此包括朝牙科植入物的顶端定向的顶面、朝牙科植入物的冠状端定向的冠状面以及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的顶面和冠状面的外围侧面。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的顶面在沿着牙科植入物的纵向轴线的截面中隐含地具有根据顶距重复的第一轮廓,而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的冠状面在沿着牙科植入物的纵向轴线的截面中隐含地具有根据冠距重复的第二轮廓。然而,在上述文献中没有明确提及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螺线的顶距和冠距。也没有对顶距与冠距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差异或将具有引起顶距与冠距之间的差异的结果的任何特征有任何提及。相反,上述种植体的螺线的顶距和冠距似乎相等。也从未解释过上述牙科植入物是如何制造的。这同样适用于文献US 2008/261175、WO 2017/129826和EP 2 570 09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牙科植入物,它可以插入到低密度骨内并压缩骨以获得良好的初级稳定性,而且能插入到更大密度的骨内而不会使拧紧插入扭矩因此变得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多健公司,未经安多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9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伤口愈合和瘢痕预防的新材料
- 下一篇:抗C9ORF72寡核苷酸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