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焊接汽车灯的光镜片与壳体的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47821.4 | 申请日: | 2020-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O·卡尔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14 | 分类号: | B29C65/14;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骏 |
| 地址: | 德国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焊接 汽车灯 镜片 壳体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接汽车灯的光镜片(5)与壳体(4)的工具(100),包括基体(1)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基体(1)上的加热元件(2),所述加热元件(2)可相对于基体(1)在静止位置和加热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接汽车灯的光镜片(Lichtscheibe)与壳体的工具,该工具包括基体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基体上的加热元件。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灯的壳体和光镜片通常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并且例如通过加热元件焊接彼此接合。例如在DVS指南2215-1“批量生产中热塑性塑料成型件的加热元件焊接”中描述了这种接合方法。其功能原理是基于用加热元件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热辐射对成型件的接合面进行塑化并且随后在移除加热元件后在接合压力下将它们焊接在一起。
例如DE 10 2016 109 98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汽车灯的光镜片与壳体的方法,为此通过热输入加热光镜片的至少一个接合区域和壳体的至少一个接合区域,以便在接合区域中产生光镜片和壳体材料的熔融状态,该热输入通过用红外辐射照射接合区域产生并且以输入的热量进行焊接。
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和设备中通常使用这样的焊接工具,其包括基本板状的基体,基体的上侧和下侧都设有加热元件,这些加热元件分别模拟待加热接合面之一的轮廓。这种焊接工具被定位在接合配对件之间的接合平面中以加热接合面,所述接合配对件接纳在接纳工具中。通常,两个接纳工具各设置在一个升降装置上,借助该升降装置被接纳的接合配对件以直线升降运动到达加热位置中的方式被引导向焊接工具的加热元件工作距离或者在基于接合面与加热元件接触的加热方法的情况下进行物理接触。
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焊接工具的缺点在于接合配对件形状及其接合面布置方面的相关限制。例如不能借助加热元件加热设置在侧凹中的接合面,因为当相应的接合配对件接近焊接工具时,加热元件和接合配对件的遮挡侧凹的区段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物理接触,因此加热元件和接合配对件不能被送入加热接合面所需的相对于彼此的位置中。尤其是在多件式汽车尾灯的情况下,对各个灯段之间的极小间隙尺寸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以便在热图像中产生尽可能均匀的灯光印象,从而接纳在灯壳体中的光技术部件紧邻壳体和光镜片之间的在边缘侧环绕的接合面设置,由此也使得壳体侧接合面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焊接工具的可接近性受到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方法和一种设备,通过它们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并且尤其是可在接合面的可接近性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焊接光镜片与灯壳体。
所述任务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焊接工具结合特征部分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扩展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包括下述技术教导:加热元件在焊接工具的基体上可移动地设置在静止位置和加热位置之间。
本发明基于下述想法:通过加热元件在焊接工具上的可移动布置产生一个附加的平移自由度,使得结合由现有技术的焊接设备中已知的接纳工具的直线升降运动,也可将侧凹中的或接合配对件上的处于其它在几何上受限的布置中的接合面送入相对于加热元件的适合的加热位置中。可移动的加热元件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接纳工具的升降轴线(以下称为z轴)例如可以成直角或斜角定向,或者有利的是将直角移动方向与从焊接工具基体上以斜角突出的加热元件相结合。在方法技术方面,当接纳工具进给到加热位置中时,可移动的加热元件例如停留在其静止位置中,该静止位置的特点是在接纳工具进给时加热元件在该位置中不会与相配接合配对件的区段发生碰撞。尤其是与加热位置相比,静止位置可与相配的接合面更横向地间隔开。在接纳工具到达加热位置之后,加热元件可移动到加热位置中,由此可通过如此侧向引导可移动的加热元件而绕过接合配对件的沿z轴覆盖相配接合面的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未经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7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