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容器用注出盖以及双层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45755.7 | 申请日: | 202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智;立藏亮;桑原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主分类号: | B65D47/20 | 分类号: | B65D47/20;B65D4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蕊;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江东区大岛3丁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容器 用注出盖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容器用注出盖以及双层容器,可使空气阀以所需状态抵接而稳定地发挥空气阀的相关性能。本发明的双层容器用注出盖包括:空气阀(6a),可相对于盖本体(8)的背面而抵接及远离,且阻断从通气口(3e)向外气导入口(8g)的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容许空气从外气导入口(8g)向通气口(3e)流通;内塞(5),隔着空气阀(6a)与盖本体(8)的背面相向地设置,具有调节部(5h),此调节部(5h)抵接于空气阀(6a)的一部分,限制空气阀(6a)自盖本体(8)的背面远离,并且空气阀(6a)中与调节部(5h)所抵接的第一抵接面(6j)为平坦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容器用注出盖、以及将所述注出盖安装于容器本体而成的双层容器,所述双层容器用注出盖安装于包括收容内容液的内层体及在内侧收纳内层体的外层体的、容器本体,伴随对外层体的挤压而注出内容液。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将注出盖安装于收容内容液的容器本体而成的容器,例如可使用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双层容器(也称为分层容器、层叠剥离容器),此双层容器利用由内层体及外层体所构成的容器本体。此种外层体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具有可挠性,而且可通过贯穿表背的贯通孔(通气口)向在与内层体相互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导入空气。而且,在注出盖设有空气阀,此空气阀防止空气从内部空间向外界泄漏,另一方面,若内部空间经减压则容许从外界向内部空间导入空气。
根据此种结构的双层容器,可通过挤压外层体从而对内部空间进行加压,由此填充空间的压力变高而注出内容液。而且,若解除对外层体的挤压,则内部空间伴随外层体的复原而减压,由此从通气口向内部空间导入空气而仅使内层体减容变形。即,有即便内容液少也可维持容器的自立性的优点。而且,可不与外气置换而注出内容液,因而也有不易产生所收容的内容液的品质劣化的优点。因此,此种容器例如多被用作适合收容酱油、酱料、味淋、料酒等调味料或洗发水(shampoo)、护发素(rinse)、液体皂、化妆水等化妆料的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31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示,所述注出盖在安装于外层体的盖本体的内侧包括空气阀。另外,盖本体包括与外层体的通气口连通的外气导入口,而且空气阀在通常时可抵接于盖本体的背面而阻断通气口与外气导入口之间的空气流通,另一方面,若内部空间成为减压状态则以自盖本体的背面远离的方式弹性变形,在通气口与外气导入口之间流动空气。
此外,若空气阀与此空气阀所抵接的部位偏离所需位置,则两者的抵接状态改变,例如于挤压外层体时可能导致内部空间的空气向外界泄漏,无法如设想那样喷出内容液。而且,也担心在外层体的复原时无法顺利导入外气,复原需要时间。进而,也可能自盖本体的背面远离的空气阀振动而产生声响。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此种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容器用注出盖以及双层容器,可使空气阀以所需状态抵接而稳定地发挥空气阀的相关性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双层容器用注出盖,安装于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内层体,具有收容内容液的填充空间;以及外层体,在与所述内层体相互之间划分内部空间,并且具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口,且所述双层容器用注出盖通过挤压所述外层体从而使所述填充空间的内容液从注出口注出,并且所述双层容器用注出盖包括:
盖本体,覆盖所述通气口而安装于所述外层体,具有所述注出口并且具有与所述通气口连通的外气导入口;
空气阀,可相对于所述盖本体的背面而抵接及远离,且阻断从所述通气口向所述外气导入口的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容许空气从所述外气导入口向所述通气口流通;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未经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5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