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5131.5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崇博;永田一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光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佟胜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体 制造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具备:
第一输送机(C1),其沿着平坦的第一倾斜面(F1)吸引通气性的第一片材(S1)的同时搬运所述第一片材(S1);
第二输送机(C2),其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面(F1)相反的斜率沿着平坦的第二倾斜面(F2)吸引通气性的第二片材(S2)的同时搬运所述第二片材(S2);
第一散布装置(11),其通过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F1)向搬运中的所述第一片材(S1)的上表面散布吸收性的粉粒体从而在所述第一片材(S1)形成第一吸收层(L1);
第二散布装置(12),其通过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F2)向搬运中的所述第二片材(S2)的上表面散布吸收性的粉粒体从而在所述第二片材(S2)形成第二吸收层(L2);以及
层叠部,其以由所述第一输送机(C1)搬运的所述第一片材(S1)的所述第一吸收层(L1)与由所述第二输送机(C2)搬运的所述第二片材(S2)的所述第二吸收层(L2)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两个所述片材(S1、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层叠部是将所述第一输送机(C1)所搬运的所述第一片材(S1)与所述第二输送机(C2)所搬运的所述第二片材(S2)卷入并且相互重叠的层叠辊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以由所述第一输送机(C1)、所述第二输送机(C2)以及所述层叠辊(R)搬运的所述第一片材(S1)及所述第二片材(S2)的所述上表面形成V字状的谷的方式配置有所述第一输送机(C1)、所述第二输送机(C2)以及所述层叠辊(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还具备将在所述第一片材(S1)与所述第二片材(S2)之间插入的透液性的第三片材(S3)向所述层叠辊(R)导入的导入部(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还具备控制装置(C),所述控制装置(C)选择性地对包括所述第一输送机(C1)以及第一散布装置(11)的第一单元(U1)和包括所述第二输送机(C2)以及第二散布装置(12)的第二单元(U2)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运转控制。
6.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吸引所述第一片材(S1)及所述第二片材(S2)的同时,将所述第一片材(S1)及所述第二片材(S2)沿着所述第一输送机(C1)及所述第二输送机(C2)的平坦的各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层叠部搬运;
向沿着平坦的各所述倾斜面的第一片材(S1)及第二片材(S2)的上表面散布所述粉粒体;
使被散布的所述粉粒体担载于所述第一片材(S1)及所述第二片材(S2)而形成所述第一吸收层(L1)及所述第二吸收层(L2);以及
在所述层叠部以所述第一吸收层(L1)与所述第二吸收层(L2)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所述第一片材(S1)与所述第二片材(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光,未经株式会社瑞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51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