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1605.9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奥野晋;城户保树;小林史佳;阿侬萨克·帕索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14 | 分类号: | B23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常海涛;金小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工具 | ||
一种切削工具,包括基材和设置在上述基材上的被覆层,上述被覆层由设置在上述基材上的碳氮化钛层、附接在上述碳氮化钛层上而设置的中间层、以及附接在上述中间层上而设置的氧化铝层构成,上述中间层由钛、碳、氧及氮组成的化合物构成,上述中间层的厚度超过1μm,当将上述中间层与上述氧化铝层的界面处的上述氧的原子比例设为PO1原子%、并且将在上述中间层侧距离上述界面1μm的位置A处的上述氧的原子比例设为PO2原子%时,PO1相对于PO2的比PO1/PO2为1.03以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在基材上被覆有覆膜的切削工具。例如,日本特开平09-174304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耐崩裂性优异的表面被覆硬质合金制的切削工具,其中,在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上,以5~20μm的平均层厚形成有硬质被覆层,该硬质被覆层由碳化钛层、氮化钛层、以及碳氮化钛层中的1种单层或2种以上的复层制成的内侧层、由碳氧化钛层和/或碳氮氧化钛层制成的中间层、以及由氧化铝层制成的外侧层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层的与作为外侧层的氧化铝层的界面部分为尖锐的针状结晶结构。
此外,日本特开2009-166216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被覆工具,其中,在基体表面上形成有选自元素周期表4a、5a、6a族金属元素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碳氮氧化物中的任意1种的单层皮膜或2种以上的多层皮膜,在该皮膜的上层经由结合膜而形成有α型氧化铝膜,其特征在于:该结合膜与该α型氧化铝膜的界面处的该结合膜的表面形状具有由树状突起和与其相连接的枝状突起所构成的树枝形状,当将该枝状突起的长度(nm)设为LB时,5≤LB≤200,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该枝状突起与该α型氧化铝膜的界面具有连续的格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743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6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的切削工具,包括基材和设置在上述基材上的被覆层,其中,
上述被覆层由设置在上述基材上的碳氮化钛层、附接在上述碳氮化钛层上而设置的中间层、以及附接在上述中间层上而设置的氧化铝层构成,
上述中间层由钛、碳、氧及氮组成的化合物构成,
上述中间层的厚度超过1μm,
当将上述中间层与上述氧化铝层的界面处的上述氧的原子比例设为PO1原子%、且将在上述中间层侧距离上述界面1μm的位置A处的上述氧的原子比例设为PO2原子%时,PO1相对于PO2的比PO1/PO2为1.0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例示出切削工具的基材的一个方式的透视图。
[图2]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的切削工具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的切削工具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图4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的被覆层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图5为示出在覆膜的制造中所使用的化学气相沉积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图6为用于说明被覆层剖面中的线分析方法的照片。
[图7]图7为示出通过AES法对图6中的被覆层剖面进行线分析而得的结果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1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