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1422.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智也;泷泽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19 | 分类号: | A61K8/19;A61K8/25;A61K8/27;A61K8/29;A61K8/81;A61Q17/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尹明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有害物质 附着 抑制 方法 | ||
1.一种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是将外用剂涂布于皮肤以抑制大气有害物质附着于皮肤的方法,其中,
该外用剂含有下述成分(A)与成分(B),该外用剂中的成分(A)的含量与成分(B)的含量的质量比(A)/(B)是0.30以上且5.0以下,
成分(A):平均一次粒径dA为800nm以下的金属氧化物;
成分(B):平均粒径DB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非崩解性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成分(A)对皮肤的涂布量是0.03mg/cm2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外用剂中的成分(A)的含量是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成分(A)是从氧化钛及氧化锌中选择的1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成分(A)的平均一次粒径dA是1nm以上。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成分(A)对皮肤的涂布量是0.8mg/cm2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成分(B)是从复合颗粒(B1)及多孔质颗粒(B2)中选择的1种以上,
所述复合颗粒(B1)是将核颗粒(b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无机微粒(b1-2)包覆而成的复合颗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构成复合颗粒(B1)的核颗粒(b1-1)是从聚(甲基)丙烯酸酯颗粒及二氧化硅颗粒中选择的1种以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构成复合颗粒(B1)的核颗粒(b1-1)的表面被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酰胺及噁唑啉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粘结剂(c)包覆。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其中,
构成复合颗粒(B1)的无机微粒(b1-2)是从氧化钛及氧化锌中选择的1种以上,该氧化钛及氧化锌被选自二氧化硅、含水二氧化硅及氢氧化铝中选择的1种以上实施了表面处理。
11.一种外用剂,其中,
含有下述成分(A)及成分(B),
成分(A):平均一次粒径dA为800nm以下的金属氧化物;
成分(B):平均粒径DB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非崩解性颗粒,
成分(B)是将核颗粒(b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无机微粒(b1-2)包覆而成的复合颗粒(B1);
核颗粒(b1-1)是从聚(甲基)丙烯酸酯颗粒及二氧化硅颗粒中选择的1种以上;
核颗粒(b1-1)的表面被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酰胺及噁唑啉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粘结剂(c)包覆;
无机微粒(b1-2)是从氧化钛及氧化锌中选择的1种以上,该氧化钛及氧化锌被选自二氧化硅、含水二氧化硅及氢氧化铝中的1种以上实施了表面处理;
成分(A)的含量与成分(B)的含量的质量比(A)/(B)是0.30以上且5.0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用剂,其中,
成分(A)的平均一次粒径dA是1n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14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性片和具有该伸缩性片的吸收性物品
- 下一篇:具有强化系统的医用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