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合成浸滤剂生物学用于从人为来源回收贵重有毒金属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0580.0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山;M·D·K·苟;廖露婷;R·拉贾萨拜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53;C12N9/08;C12N15/55;C12N9/48;C12N9/22;C22B11/08;C12R1/01;C12R1/39;C12R1/385;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合成 浸滤剂 生物学 用于 人为 来源 回收 贵重 有毒 金属 | ||
1.一种分离的基因工程化细菌,其中所述细菌已经被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分子转化;所述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分子包含与至少一种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的异源汞(II)还原酶(MerA)基因,并且包含至少一个突变,所述突变使基因产物能够将离子金属还原为呈金属纳米颗粒的元素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细菌,其中所述MerA基因包含编码氨基酸取代的一个或多个突变,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位于选自包含MerA编码序列的V317、Y441、C464、A323D、A323D(delΔ324-365)、A414E、G415I、E416C、L417I、I418D和A422N的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的细菌,其中所述离子金属是离子金(Au3+),其被还原为呈金纳米颗粒的元素金,或者是离子银(Ag+),其被还原为呈银纳米颗粒的元素银,和/或其中在与包含未突变MerA基因的细菌相比时,所述至少一种分离的细菌具有对汞底物降低的还原能力。
4.一种分离的基因工程化细菌,其中所述细菌已经被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分子转化;所述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分子包含与至少一种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的异源氰化氢合酶基因和异源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突变基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的细菌,其中所述氰化氢合酶基因是hcnABC和/或所述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突变基因是serA,和/或其中所述分离的基因工程化细菌还包含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分子,所述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分子从重组DNA分子的N末端至C末端按顺序包含;
(i)与组成型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的golS转录激活基因,以及与PgolTS或PgolB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的ph1F阻遏基因;
(ii)由CviR激活的启动子和PhlF的操纵基因,以及
(iii)与所述CviR激活的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的所述异源氰化氢合酶基因和所述异源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突变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的细菌,其中所述golS基因针对紫色色杆菌进行密码子优化,和/或其中所述golS基因是选自GolSmt1_A38I、GolSmt2_A38QN97D、GolSmt3_A38KV60L和GolSmt4_D33P的突变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的细菌,其中所述细菌选自包含紫色色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组和/或其中所述细菌在pH 10下稳定。
8.一种分别从离子金(Au3+)回收呈金纳米颗粒的元素金或或者从离子银(Ag+)回收呈银纳米颗粒的元素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的基因工程化细菌与包含离子金(Au3+)和/或离子银(Ag+)的浸取液接触;以及
b)从所述浸取液回收所述元素金纳米颗粒和/或元素银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05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组合物
- 下一篇:包裹腺苷的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