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气的制造方法及氟气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9938.8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0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三神克己;福地阳介;楠元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B1/245 | 分类号: | C25B1/245;C25B1/50;C25B15/023;C25B9/19;C25B11/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轶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气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提供能够抑制由雾引起的配管、阀的堵塞的氟气的制造方法。通过以下方法来制造氟气,该方法包括:电解工序,在电解槽内进行电解液的电解;通电量测定工序,测定从将电解液装填到电解槽内而开始电解起的累计的通电量;及送气工序,将在电解液的电解时在电解槽的内部产生的流体从电解槽的内部向外部经由流路而输送。在送气工序中,根据在通电量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通电量来切换流通流体的流路,在通电量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通电量为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向从电解槽的内部向第1外部输送流体的第1流路输送流体,在通电量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通电量比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小的情况下,向从电解槽的内部向第2外部输送流体的第2流路输送流体。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是每1000L电解液为40kAh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气的制造方法及氟气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氟气能够通过对含有氟化氢及金属氟化物的电解液进行电解来合成(电解合成)。通过电解液的电解,与氟气一起也产生雾(例如电解液的雾),因此,在从电解槽送出的氟气中伴随雾。伴随于氟气的雾有可能成为粉体而堵塞在氟气的输送中使用的配管、阀。因而,有时不得不使制造氟气的运转中断或停止,成为了通过电解法制造氟气时的连续运转的障碍。
为了抑制由雾引起的配管、阀的堵塞,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伴随雾的氟气或供该气体通过的配管加热为电解液的熔点以上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气体扩散部和填充材料容纳部的气体生成装置,所述气体扩散部是进行雾的粗处理的空间,所述填充材料容纳部容纳用于吸附雾的填充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报 第5584904号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公报 第59198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期望有一种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由雾导致的配管、阀的堵塞的技术。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雾导致的配管、阀的堵塞的氟气的制造方法及氟气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案如以下的[1]~[5]。
[1]一种氟气的制造方法,对含有氟化氢及金属氟化物的电解液进行电解来制造氟气,包括:
电解工序,在电解槽内进行所述电解;
通电量测定工序,测定从将所述电解液装填到所述电解槽内而开始所述电解起的累计的通电量;及
送气工序,从所述电解槽的内部向外部经由流路输送在所述电解液的电解时在所述电解槽的内部产生的流体,
在所述送气工序中,根据在所述通电量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所述通电量来切换流通所述流体的流路,在所述通电量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所述通电量为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向第1流路输送所述流体,在所述通电量测定工序中测定出的所述通电量比所述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小的情况下,向第2流路输送所述流体,所述第1流路是从所述电解槽的内部向第1外部输送所述流体的流路,所述第2流路是从所述电解槽的内部向第2外部输送所述流体的流路,
所述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是每1000L所述电解液为40kAh以上的范围内的数值。
[2]根据[1]所述的氟气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氟化物为选自钾、铯、铷以及锂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氟化物。
[3]根据[1]或[2]所述的氟气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电解中使用的阳极为由选自金刚石、类金刚石碳、非晶碳、石墨以及玻璃碳中的至少一种碳材料形成的碳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9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多用途工具
- 下一篇:用于通过开口引入管线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