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疾病治疗用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5005.1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铉喆;金度延;金知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江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5/06;A61K47/24;A61K48/00;A61P35/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田英爱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疾病 治疗 纳米 粒子 复合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治疗用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一部分结合管状形态的脂质结构体而实现内吞乃至直接贯通细胞膜,还可以借助于得到提升的组织穿透能力将纳米粒子有效地摄取到球状体形态的肿瘤细胞内部,而且可以通过对形成脂质体时所使用的与第二反应基结合的磷脂质以及没有与第二反应基结合的磷脂质的比例进行调节而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具有足够长度的脂质结构体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治疗用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一部分结合管状形态的脂质结构体而实现内吞乃至直接贯通细胞膜,还可以借助于得到提升的组织穿透能力将纳米粒子有效地摄取到球状体形态的肿瘤细胞内部,而且可以通过对形成脂质体时所使用的与第二反应基结合的磷脂质以及没有与第二反应基结合的磷脂质的比例进行调节而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具有足够长度的脂质结构体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药物传递领域,细胞内摄取效率是达成药物传递功效的重要尺度。因此,开发出了很多用于提升细胞内摄取效率的新技术。作为一实例,如下述专利文献所记载,拟通过在纳米粒子上以化学方式结合如细胞渗透肽等而提升纳米粒子的细胞内摄取效率。
专利文献
公开专利公报KR10-2017-0040748号(2017.04.13.公开)“包含多嵌段多肽的药物载体以及自组装纳米结构体”
但是,现有的用于提升细胞内摄取效率的技术并不能达成充分的效果,具有因为所结合的物质轻易地发生分解而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
专利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利用稳定性高且生物相容性优秀的基于脂类的物质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改性而显著提升细胞内摄取效率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一部分结合管状形态的脂质结构体而实现内吞(100至200nm大小的粒子被摄取到细胞内部的机理)乃至直接贯通细胞膜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借助于得到提升的组织穿透(tissuepenetration)能力使得纳米粒子有效地被球状体形态的肿瘤细胞摄取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提升担载有基因药物或由基因药物本身构成的纳米粒子在细胞以及组织中的传递效果而提升基因治疗效率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采用在将基于脂质的脂质体(如微泡、膜泡等)与纳米粒子结合之后施加机械性的力量而粉碎脂质体并借此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脂质结构体的自顶向下(Top-down)方式,而不是直接将脂质结构体附着在纳米粒子上而轻易地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对形成脂质体时所使用的与第二反应基结合的磷脂质以及没有与第二反应基结合的磷脂质的比例进行调节而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具有足够长度的脂质结构体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所述构成的实施例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适用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粒子,被摄取到细胞内部;以及,基于脂质的脂质结构体,通过将多个自组装到所述纳米粒子的外表面一部分而提升纳米粒子的细胞内摄取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江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西江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5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