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热桥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1813.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L.S.布丘伊吉尔;J.梅森;M.普莱夫尼克;N.莱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A24F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增强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气溶胶 产生 装置 | ||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具有加热腔室(102),气溶胶基质可插入该加热腔室中以被加热而产生气溶胶。该加热腔室(102)容纳在外壳(110)中,并且设置了孔口(103),该气溶胶基质穿过该孔口、例如穿过该加热腔室(102)的开放端(114)可插入该加热腔室(102)中。隔热物(121)布置在该加热腔室(102)与该外壳(110)之间,并且热桥(119;219)被布置用于将来自该加热腔室(102)、例如在该孔口(103)附近或来自该加热腔室(102)的开放端(114)的热量耗散至该外壳(110)。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一种具有热桥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该热桥可以将来自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腔室的热量耗散至该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外壳或该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外部。本披露尤其但不排他地适用于一种便携式气溶胶产生装置,该装置可以是自含式的且在低温下操作。此类装置可以被配置用于通过传导、对流和/或辐射来加热而不是灼烧烟草或其他合适的可气溶胶化的材料,以产生供吸入的气溶胶。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里,风险被降低或风险被修正的装置(也称为汽化器)的普及和使用快速增长,这有助于帮助想要戒烟的习惯性吸烟者戒掉比如香烟、雪茄、小雪茄和卷烟等传统的烟草产品。可获得与在传统的烟草产品中灼烧烟草不同的、加热或加温可气溶胶化的物质的各种装置和系统。
通常可用的、风险被降低或风险被修正的装置是被加热基质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或加热但不灼烧的装置。这种类型的装置通过将气溶胶基质加热到通常在150℃到300℃范围内的温度来产生气溶胶或蒸气,气溶胶基质通常包括潮湿的烟叶或其他合适的可气溶胶化的材料。加热但并不燃烧或灼烧气溶胶基质会释放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包括使用者寻求的组分但不包括燃烧和灼烧产生的有毒和致癌副产物。此外,通过加热烟草或其他可气溶胶化的材料产生的气溶胶通常不包括由燃烧和灼烧产生的可能对于使用者来说不愉快的烧焦味或苦味,因此,基质不需要糖和其他添加剂,糖和添加剂通常添加到此类材料以使烟雾和/或蒸气对于使用者来说更美味。
为了将使用者首次激活装置与使用者能够从气溶胶基质中吸出期望的气溶胶之间的时间最小化,期望的是,将气溶胶基质尽可能快速地加热至可以释放气溶胶的温度。这涉及使用强力加热器,而不可避免地致使气溶胶产生装置整体变热。此外,使用者可能典型地在相当长时间段上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从而加剧了与加热整个气溶胶产生装置相关联的问题。如果气溶胶产生装置变得太热,则使用者将其握在手里可能不舒适。更糟糕的是,如果存在使用者可能因热量而受伤的任何风险,则气溶胶产生装置将变得完全不适合消费者使用。
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旨在以变化程度的有效性减少热量从加热腔室传递至气溶胶产生装置之外的隔热物。然而,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开口或孔口,气溶胶基质穿过该开口或孔口插入加热腔室中,并且在气溶胶基质的加热期间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和/或传导而趋向于从这个开口逸出。这很难缓解,并且在使用者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期间使其嘴和嘴唇紧邻该开口以便例如以从装置中吸出气溶胶时可能尤其成问题。
发明内容
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了本披露的多个方面。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加热腔室,气溶胶基质可插入该加热腔室中以被加热而产生气溶胶;外壳,该加热腔室容纳在该外壳中;孔口,该气溶胶基质穿过该孔口可插入该加热腔室中;
隔热物,该隔热物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该加热腔室与该外壳之间;以及
热桥,该热桥被布置用于将来自该加热腔室的热量耗散至该外壳。
热桥可以提供将热量传导离开该加热腔室并且传导到外壳周围的方式,因此热量可以散布至周围环境。有效地,热桥可以用作散热器。然而,通过将热量传导至外壳,可以进一步改善气溶胶产生装置耗散热量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1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模块
- 下一篇:多面板控制信道命令、初始接入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