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触点单元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1134.3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谷幸悦;羽泽耕明;关谷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04;H01H5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徐飞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触点 单元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辅助触点单元的可靠性。辅助触点单元(1)包括:一对固定触头(3A和4A);相对于一对固定触头(3A和4A)可接触和分离地配置的可动触头(5A);保持可动触头(5A),与电磁接触器(50)的开闭动作联动地移动的辅助触点支承件(10);和单元壳(20),其在使第1壳部件(21)和第2壳部件(22)各自的对接部(21a、22a)在与辅助触点支承件(1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对而形成的收纳部(24)内,收纳一对固定触头(3A、4B)、可动触头(5A)和辅助触点支承件(10),第1和第2壳部件(21、22)各自的对接部气密地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触点单元,特别涉及应用于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侧面的辅助触点单元而有效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电磁接触器的附件(可选配件)有辅助触点单元。该辅助触点单元是将与电磁接触器的开闭动作(开/关动作)联动的辅助触点的信号向外部的电子控制电路等输出的单元,作为其形式有外装于电磁接触器的主体顶部的头戴式和外装于电磁接触器的主体侧面使用的侧装式。
侧装式的辅助触点单元包括:一对固定触头;相对于该一对固定触头可接触和分离地配置的可动触头;保持该可动触头,且与电磁接触器的开闭动作联动地移动的辅助触点支承件;和在由第1壳部件和第2壳部件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一对固定触头、可动触头和辅助触点支承件的单元壳。
另外,关于侧装式的辅助触点单元,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2中有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1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386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辅助触点单元的单元壳以使第1和第2壳部件各自的对接部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利用螺丝等紧固部件的紧固力将第1和第2壳部件各自的对接部压接在一起。
但是,第1和第2壳部件是向成形模具注入绝缘性树脂而形成的成形品,各个对接部并不一定平坦,存在使第1和第2壳部件各自的对接部相对时产生间隙的问题。该间隙成为尘埃和灰尘等杂质从外部向单元壳的收纳部内侵入的通过路径,侵入的绝缘性的杂质如果附着在固定触头的固定触点或可动触头的可动触点则成为导致接触不良的原因,从可靠性的观点出发存在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辅助触点单元的可靠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辅助触点单元包括:
一对固定触头;相对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可接触和分离地配置的可动触头;辅助触点支承件,其保持所述可动触头,且与电磁接触器的开闭动作联动地移动;和单元壳,其在使第1壳部件和第2壳部件各自的对接部彼此相对而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所述一对固定触头、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辅助触点支承件,所述第1壳部件和第2壳部件各自的对接部被气密地接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高辅助触点单元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单元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侧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电磁接触器的断开状态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电磁接触器的断开状态的内部结构和辅助触点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电磁接触器的断开状态下的辅助触点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1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
- 下一篇:马达驱动的医用抽吸泵和用于将这种抽吸泵连接到电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