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3537.3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丸耕二郎;酒井崇;山田正博;岸根翔;前田纮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1G11/12 | 分类号: | H01G11/12;H01G11/78;H01G11/80;H01M10/04;H01M10/0585;H01M10/28;H01M50/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刘宁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在蓄电模块(4)中,电极层叠体(11)的侧面(11a)具有在层叠方向(D)上相邻的第1密封部(21)彼此熔接而成的熔接层(30)。密封体(12)具有:侧面(开口壁)(12A),其设置有与内部空间(V)连通的贯通孔(R);以及侧面(非开口壁)(12B~12D),其未设置贯通孔(R)。在从层叠方向(D)观看时,开口壁处的熔接层(30)的宽度(W1)小于非开口壁处的熔接层(30)的宽度(W2)。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蓄电模块,已知一种双极电池,上述双极电池具备在电极板的一个面形成有正极、在电极板的另一个面形成有负极的双极电极(参照专利文献1)。双极电池具备隔着隔离物将多个双极电极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侧面设置有将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双极电极之间密封的密封体。在形成于双极电极之间的内部空间收纳有电解液。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04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双极电池中收纳电解液,需要在密封体形成用于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内部的注入口。但是,当在以将相邻的双极电极之间密封的方式形成密封体后在密封体形成注入口的情况下,制造工序有可能会复杂化。另外,若注入口的形成位置偏离于设计,则密封体的密封性能有可能会下降。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充分确保密封体的密封性能而不会使制造工序复杂化的蓄电模块。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蓄电模块具备:电极层叠体,其具有在第1方向上层叠的多个电极;隔离物,其收纳于包含电解质并且在电极层叠体中相邻的电极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以及密封体,其设置在电极层叠体的外周部并密封内部空间,在上述蓄电模块中,多个电极包含双极电极,上述双极电极在集电体的一个面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并且在该集电体的另一个面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密封体包含第1密封部和第2密封部,第1密封部接合到多个电极各自的集电体的缘部,并且具有与该集电体的缘部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第2密封部以覆盖第1密封部的外周的方式设置于电极层叠体的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侧面,密封体具有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密封部的突出部分彼此相互熔接而成的熔接层,并且具有:开口壁,其设置有将内部空间与密封体的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以及非开口壁,其未设置连通孔,在从第1方向观看时,开口壁处的熔接层的宽度小于非开口壁处的熔接层的宽度。
在该蓄电模块中,在从第1方向观看的情况下,设置有将内部空间与密封体的外部连通的贯通孔的开口壁处的熔接层的宽度小于未设置连通孔的非开口壁处的熔接层的宽度。贯通孔例如能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作为孔形成构件的板件插入到设置于第1密封部的贯通孔,在该状态下形成第2密封部后,将板件从密封体中拉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板件的插入来规定贯通孔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贯通孔的形成位置偏离于设计。另外,由于开口壁处的熔接层的宽度小,从而,在对第1密封部的突出部分彼此事先进行熔接时,能够抑制第1密封部的熔融部分成为毛刺而附着于板件。因此,在该蓄电模块中,不必取下第1密封部的突出部分彼此的事先熔接时所使用的板件就能实施第2密封部的形成,能够避免制造工序的复杂化。另一方面,在非开口壁处充分确保了熔接层的宽度,因此,能够保证密封体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3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