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沟球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2549.4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康续;小津琢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9/06 | 分类号: | F16C19/06;F16C33/42;F16C3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沟 球轴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薄膜延伸机拉幅架夹具的引导辊使用的,具有能够抑制润滑油脂泄漏的波形保持器的深沟球轴承。保持器内径面(4a)与内圈外径面(1b)的径向间隙(ei)与滚珠(3)的大小(直径(Dw))的关系设定为0.11×Dw≤ei<0.35×Dw,由此能够防止被保持器(4)从滚珠(3)的表面刮掉的润滑油脂从密封板(5)的内径侧端与内圈外径面(1b)之间的间隙(g)向外部漏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薄膜拉伸机拉幅架夹具的引导辊中使用的深沟球轴承,特别涉及能够抑制润滑油脂泄漏的深沟球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滚动轴承,有图7所示的深沟球轴承。
该深沟球轴承由内圈101、外圈102、滚珠103、波形保持器104和密封板105构成。
密封板105的外径侧固定在外圈102的轴向两个端部,内径侧是自由端,与内圈101之间具有微小间隙g而相对。
滚珠103被波形保持器104保持,当轴承旋转时,附着于滚珠103的表面的润滑油脂被保持器兜孔边缘部104b刮取。被刮取而堆积的润滑油脂附着于内圈101的外径面101b,可能从密封板105与内圈101的间隙g向轴承外部泄漏。
目前,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防止润滑油脂向深沟球轴承的外部泄漏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446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424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使用冠型保持器,使该冠型保持器的兜孔外径侧开口部直径与内径侧开口部直径相同,与滚动体节圆直径相比,外径侧的保持器壁厚比内径侧的壁厚大,由此被保持器兜孔从滚动体表面刮取的润滑油脂量减少,能够抑制局部的润滑油脂滞留,防止其向外部泄漏。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因内圈的尺寸、形状不同,存在保持器内径与内圈外径之间的间隙变小,被保持器刮取的润滑油脂附着在内圈上并向轴承外部泄漏的情况。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需要限制保持器内径与内圈外径的距离。
而且,被保持器兜孔边缘部刮取的润滑油脂量与滚动体表面积成正比,所刮取的润滑油脂是否附着于内圈是依赖于保持器内径与内圈外径之间的距离的。因此,需要考虑滚动体直径并且与距内圈外径的距离同时地决定保持器内径。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在于,使从轴向观察波形保持器时的兜孔位置的内径部圆弧状地凹陷而远离内圈外径,由此防止被保持器兜孔刮取的润滑油脂附着在内圈上并从轴承泄漏。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需要用于将保持器的上述圆弧状凹部与兜孔的周向位置对齐的特殊形状和工具,导致成本增大。
此外,上述凹部是随着从最深的部位向最浅的部位去,保持器内径与内圈外径的径向距离接近的构造。因此,随着轴承旋转经过一段时间,沿着其形状被刮取的润滑油脂会堆积,于是担心结果还是会附着在内圈外径上而发生润滑油脂泄漏。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与原来的轴承相比不会增加成本地防止润滑油脂泄漏。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沟球轴承,其包括:外圈;内圈;组装在相对的外圈轨道面与内圈轨道面之间的多个滚珠;在内圈与外圈的轨道面上以在周向上等距离的方式保持滚珠的保持器;和固定在外圈的轴向端部、且与内圈的轴向端部之间具有间隙的至少一个密封板,保持器是将两个圆环部件组合而成的波形保持器,保持器内径面与内圈外径面之间的径向间隙ei与滚珠的直径Dw的关系设定为:0.11×Dw≤ei<0.35×D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2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氮杂吲哚衍生物
- 下一篇:利用多重多相线圈磁场锁定的电磁机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