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孔针织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19106.X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4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H.R.艾米斯;D.马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24;D04B1/26;A43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郭晓东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部件 | ||
1.一种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第一纱线类型、第二纱线类型和第三纱线类型针织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其中所述第三纱线类型包括可活化纱线类型;在脱落所述第一纱线类型之后,用所述第二纱线类型和所述第三纱线类型针织第二针织线圈横列,其中所述第二针织线圈横列与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交织;在脱落所述第二纱线类型之后,用所述第三纱线类型针织中间针织线圈横列,其中所述中间针织线圈横列与所述第二针织线圈横列交织;在投入所述第二纱线类型之后,用所述第二纱线类型和所述第三纱线类型针织第三针织线圈横列,其中所述第三针织线圈横列与所述中间针织线圈横列交织;以及在投入所述第一纱线类型之后,用所述第一纱线类型、所述第二纱线类型和所述第三纱线类型针织第四针织线圈横列;以及,活化所述第三纱线类型以在所述针织部件中形成孔,其中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与所述第三针织线圈横列交织,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在针织序列期间以两个或更多个间隔与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交织,其中,所述中间针织线圈横列使用集圈组织与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和第四针织线圈横列交织,并且其中,所述孔的周边边缘通过熔合到周围的针织结构的第三纱线类型增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限定所述孔的周边边缘的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二针织线圈横列的一部分,并且其中限定所述孔的所述周边边缘的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三针织线圈横列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使用集圈组织以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间隔与所述第三针织线圈横列交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限定所述孔的所述周边边缘的附加区域包括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间隔中的每一个间隔处的所述集圈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纱线类型在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中添纱有所述第二纱线类型和所述第三纱线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纱线类型在所述第二针织线圈横列中添纱有所述第三纱线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纱线类型响应于刺激而活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刺激包括热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刺激包括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针织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纱线类型和所述第二纱线类型在暴露于所述刺激时尺寸稳定。
11.一种针织部件,包括:多个针织线圈横列,所述多个针织线圈横列至少包括第一针织线圈横列、第二针织线圈横列、第三针织线圈横列、第四针织线圈横列;以及由周边边缘限定的孔,所述周边边缘从第一区域延伸至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二区域延伸至第三区域,从所述第三区域延伸至第四区域,并且从所述第四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由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和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的交织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和所述第二针织线圈横列的交织形成,所述第三区域由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和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的交织形成,所述第四区域由所述第三针织线圈横列和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的交织形成,并且所述周边边缘通过熔合到周围的针织结构的可活化纱线类型增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使用集圈组织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处与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交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线圈横列包括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并且其中所述第四针织线圈横列包括所述第一纱线类型和所述第二纱线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91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组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覆金属聚酯薄膜





